第167章 定情信物

喬建文的回來很突然,對白家來說也是一件大事。

家裏孩子對軍人總會有超乎尋常的崇拜,自從喬建文回來就圍繞在左右,各種提問。

幸好喬建文這次假期長,據說去向暫時沒有確定,有很大可能會留在北省甚至是白安市,喬家人每天都懶得做飯吃食堂,他直接跑到姥姥家住。

有吃有喝,美滋滋。

白家人也樂意大外甥過來,家裏大大小小一群孩子,正好有個閑得沒事的“大人”過來哄孩子。

白柳和宋嘉應說起喬建文帶著孩子們烤苞米時,忽然想起自己帶宋嘉應剛認識的時候:“還記得嗎,當年你送我一根烤苞米,說起來那是封口費吧?”

宋嘉應“嘖”了一聲,不滿地反駁:“怎麼能叫封口費,那是我們的定情信物,要不是我送給你一根玉米棒,你怎麼能在需要結婚時第一時間想起我。”

兩人一個人叫苞米,一個人叫玉米,各叫各的,說的卻是同一個東西。

當時宋嘉應剛到向陽大隊當知青,他幹農活吃力,人又長得人高馬大,難免經常餓肚子,就經常踅摸找吃食。

有次在山溝溝裏找到幾株無人問津的苞米,他也沒客氣,直接摘下來烤了吃。

其實那幾株苞米是白柳偷偷留下的,她前幾年在鬧饑荒的時候發現這片地方,每年都悄悄種下幾株苞米,正好趁青黃不接的時候吃嫩苞米。

那時她被紡織廠的禿頭廠長盯上,糾纏了一段時間回家,耽誤了幾天卻發現苞米沒了。

正驚慌的時候,一轉頭看到有人在偷烤苞米,竟然是隊上的知青宋嘉應。

兩人四目相對,各有各的心虛,三言兩語的對話,就試探出對方都不願讓步。那還說啥啊,見麵分一半,一起分了吃吧。

宋嘉應在白柳麵前裝可憐,說自己天天吃不飽,可憐兮兮的隻剩一把骨頭;而白柳也在宋嘉應麵前賣慘,她說這苞米在她小時候救了快餓死的她,簡直是她的再生父母,所以明知隊上不允許也要種下報答救了她的苞米。

兩人的鬼話自己都不信,彼此也不信,但這不妨礙他們的了解更進一步。

在此之前兩人已經見過麵,尤其偶爾能在報刊公示欄碰上,還能聊幾句,觀點也挺接近。

好的,確定了,她/他也不是省油的燈。

在宋嘉應實在熬不下去,整天想著跑路或者嫁了二選一的時候,白棉那邊又傳來紡織廠禿頭廠長要提親的消息。

白柳狠狠心,轉頭間,忽然發現宋嘉應也不錯。

兩人一合計,結婚!

從此白柳擺脫了禿頭廠長的糾纏,宋嘉應成功解決了幹不了農活的問題,躋身為向陽大隊的“自己人”。

要說是孽緣,也不是,誰在他們站在一起的時候不說一句天作之合呀。

但真要論起來,烤苞米確確實實算是兩人的定情信物。

白柳沒好意思反駁。

她想起“年輕”時的事,有點尷尬,於是清了清嗓子,強行轉移話題:“那個,建文三年前去了部隊,這次回來個頭還長高了,你別說,跟你也差不多了,可能比你高。”

“不會吧,我一米八多呢,在南方我這樣的個頭能藐視群雄。”宋嘉應話音一轉,“不過東北人個子高,我小時候營養能跟得上,基因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