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寨重生(上)(1 / 2)

明末清初,天下大亂。

意外得到偌大江山的滿清為了盡快鞏固自己的地位,對不願接受其野蠻統治的反抗者進行慘無人道的血腥鎮壓,強製推行“剃易服”,大興**,跑馬圈地強占財富,搞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為了逃避清廷的迫害,許多仁人誌士寧可扮作和尚道士避入深山也不願為其出力,更有無數百姓成群結隊逃入深山密林之中,寧肯與虎狼為伴,也不願對著那些豺狼之輩卑躬屈膝。

因為清廷忙於剿殺對付南明殘餘抵抗勢力,以及縱橫於大巴山中的大順軍殘部“夔東十三家”,和稱霸海上力保前明正統的鄭氏,對於這些零散存在不成氣候的“逃人”百姓暫時無暇顧及,遂讓這些人暫時得到喘息之機,他們在人煙罕見的險峻隱蔽之處結寨自保,艱難度日。

在江西省境內,贛江上遊東側的群山之中,有一座秘藏深隱的寨子名叫“徐家營”,明末時還隻有不足十戶人家,二十多年後,6陸續續逃難至此的人成十倍增長,到了康熙初年,已增長到近百戶五百口人,為附近方圓十幾裏內最大的“逃人”聚居地之一。

康熙十年二月初一日,傍晚時分,徐家營內。

忙完了一天的農活,疲憊不堪的村民們紛紛回到各自簡陋的家宅內整頓安歇,女人們則趁著還有一點光亮在院子裏準備明天過節用的吃食物品,精力充足無事可幹的小孩子們仍舊撒著歡在外麵瘋玩,在樹叢草垛間鑽來鑽去,打狗嚇雞跳房子趕豬,自得其樂。

而在寨子東頭的徐家祠堂內,徐家營大頭領徐庸穿著粗布儒衫,板著一張威嚴死板的長臉,正身直立在一群十歲左右的童子麵前,手捧一卷《論語》朗聲念誦,渾厚晴朗的男中音吐字如珠,隔著十幾丈外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與祠堂相對的打穀場大棗樹下,前大順軍遊擊將軍薑洛風將僅剩的一隻左眼瞪得溜圓,手裏麵揮舞著一根短棍,惡聲惡氣的對著麵前二三十名十來歲的少年呼喝著,指揮他們用力揮動手中的木刀劈刺砍殺,哪一個姿勢不對又或者偷奸耍滑,立刻毫不留情一棍敲過去。

“都給老子打起精神來!把手裏的刀抓緊嘍,別他娘的軟趴趴的像個娘們兒!都記好嘍,到了沙場之上,這刀就是你們秉的家夥,隻有最快的把你旁邊敵手砍倒,你才能活到下一場!不準猶疑,不準眨眼!不準手抖,不準躲!”

“殺!”眾少年一聲大叫,原本倦怠的眼神中再次迸出熾烈的光彩,各自揮舞木刀猛力下劈!十幾歲的他們正是自尊心萌的時節,最忌諱的就是被人叫成“娘們”,尤其是在全寨子最出挑的同輩麵前,誰也不想被比下去。

“喀嚓!”一聲刺耳脆響,一名壯碩如熊的少年用力過猛沒收住勢子,木刀狠狠磕在堅硬的地麵上,當場斷成兩截。

薑洛風的目光立刻被吸引過去,獨眼惡狠狠的瞪了那少年一下,厲聲喝道:“陳大勇!老子跟你說了多少回了,出刀要留三分力,不可用老用足!你他***當老子話是耳旁風咋的?這都弄壞第幾把刀啦?!”

少年略顯憨氣的臉上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抓著後腦勺亂蓬蓬的頭,將半截比別人足足大了兩倍的木刀晃了晃答道:“薑叔!這不能賴我,都怪這刀太輕,吃不住勁!若是好鋼打造的真刀,俺定然用得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