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夜聯社記者郝雯的發問,使得現場氣氛為之一靜。
“你第一天當記者啊?這種問題也問!”
旁邊有同行急切地低聲勸阻。
人家銀月王國剛解決完哥布林戰爭的困擾,你非要當眾揭傷疤,況且這還正全網直播著呢,你不是故意找茬兒呢嘛?
年輕氣盛的女記者郝雯卻不搭理旁人怎麼說,依然目光灼灼地望著銀月國王:“請問陛下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眾人的視線彙聚到演講台上的巴德爾,他本人倒是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很好的問題。”
思忖稍許,巴德爾輕笑回應:“很遺憾,我今年已經三十歲,也沒有組建家庭、生兒育女。
是否結婚生育,應當由個人自己來決定,銀月王國要做的,是給想結婚、想生育的人提供合適的婚育環境,是否婚育的選擇權在子民自身。”
頓了頓,巴德爾接著說道:“在神國、樹精靈族以及幽暗王國的幫助下,銀月王國反擊並圍剿哥布林的戰爭取得了最終勝利。
數以萬計的子民因此流離失所、甚至失去了自己或親友的生命,我們會全力救治傷殘人員、支援遭受財產損失的家庭,給予足量的補貼。
但不可否認的是,夜盛都在心理創傷方麵的治療能力首屈一指,凡是決定前往那邊療養的子民,銀月王國都將提供全額補助金。
無論他們未來在哪兒生活、在哪兒安家立業,銀月王國都是他們堅實的後盾。”
巴德爾沒有刻意加重語氣,卻令大家皆聽出了其中的斬釘截鐵之意。
在場眾人沉寂片刻,轟然響起掌聲!
“感謝陛下的正麵回答,我了解您的意思了。”
女記者郝雯眼眸發亮,點點頭坐了回去,手指飛快地在資訊平板上敲擊,書寫今天的采訪稿。
旁邊其餘媒體機構的記者暗鬆了口氣,不由得讚歎銀月國王的應變能力,或者說對方本來就是這麼想的,所以回答犀利的問題顯得很自如。
沒有人發現,現場還有一個無形無質的旁聽觀眾。
“二十四年前的一次偶遇,居然給銀月王國選出了一位明君。”
王輝通過分散的精神力感知到了此處的景象。
在對巴德爾的成長感到欣慰之餘,也有種莫名的恍惚感。
他隨手的一點行為,在微型世界就能改變一個人甚至一個國家的命運。
倘若當初王輝沒給巴德爾注入源質種子並鼓勵其觀念,這平民出身的孩子壓根不會得到教廷主教斯菲嵐的看重,之後更不可能在小小年紀成為銀月之王。
“還有神仆呼延武、大祭司薩裏曼,如果不是被我做成融合獸,應該早就成了塚中枯骨,哪會有如今的成就…”
在精神力鋪散五界的狀態下,這種自傲情緒迅速在王輝心底膨脹,但很快又被他壓了下去。
“有人因我飛黃騰達,也有人因我家破人亡。”
王輝的意識望向哥布林戰爭死難者紀念館。
倘若不是他將氏族世界、海灣世界與自然世界拚接,壓根就不會爆發這個曠日持久的戰爭,銀月王國也不會出現那麼多死難者。
無數人對“神”心懷感激,還在眾神授權遊戲的引導下為之貢獻信仰之力,卻不知道很多災難也是由“神”引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