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首戰 (1)

進行隱密任務的隊伍在若風的帶領下低調的搭上了偽裝過的運輸艦,接近目標衛星時將動力降至最低,緩慢的漂移著進入衛星重力層,然後降落在距離洛肯部隊駐守地稍遠的一處凹地。

帝環衛87號星球的重力大約僅有正常人類生活的十分之一,因此星戰機甲能夠直接在衛星上活動,但同時也代表著人類並不能夠在非居住圈中生存。

因此跟隨著機甲部隊前來的後勤部隊在確認地麵無威脅後便快速登陸,以運輸艦為中心,迅速的埋設下重力控製器,搭建出適合人離開機甲活動的活動範圍。

部隊中的兩支分隊迅速的著陸後散開,攀上了凹地邊緣,在各種巨石與植被間隱藏住機甲的巨大身形,默默的守護著忙碌的後勤部隊。

若風正在運輸艦上的指揮室中看著麵前十多個分隔螢幕,運輸艦操控員熟練的切換著佈滿運輸艦四周的監視設備畫麵,讓指揮室中的長官們能夠最即時的監測周圍的狀況。

後勤部隊的任務很快的完成,笨拙的工兵機甲緩慢的回到了運輸艦,然後便是各個機甲戰士小隊魚貫的從運輸艦上走下。

作為斥候的那兩支小隊依然固守著埋伏的據點,其餘的機甲戰士小隊則是各自踏出重力圈開始安排活動範圍,試圖用最快的速度習慣這個衛星上的重力狀況。

回到運輸艦的工兵機甲又再一次從艦上走出,搬運著略顯沈重的能量儲存裝置,開始挖掘著重力圈中的地麵。

能量儲存裝置很快的被一架又一架的工兵機甲埋入地下,接著放出小型工事機器人,簡陋卻牢固的幾個臨時居住營帳就這樣被快速的架構起來。

臨時居住營帳上配置的設備搭配上重力控製器上的設定,後勤部隊的負責人在營帳搭建好後便開啟了動力,錚的一聲,整個凹地隱隱的罩上了一層透明的能量薄膜。

這層透明薄膜看似不如何,但卻是帝國近十多年來最重要的發明,搭配著能量波段反射其他外來能量的效果,不論是光或者探測雷達都無法穿透這層薄膜,從薄膜外看來,整個薄膜籠罩的凹地與其中的機甲丶運輸艦就像是披上了一層隱形外衣,龐然大物瞬間就消失不見。

然而這層薄膜隻能提供遮蔽身形與信號的作用,對於實質攻擊卻是毫無反抗餘地,不過光是這個功能,對於前來執行隱密任務的若風他們而言,便已經十分足夠。

當遮罩完成後,若風丶坦汀與剛多列便移師到了位於正中的臨時營帳,後勤部隊在這頂營帳中架設了全息投影與探測接收器,全天候的接收散落各地的微型探測器傳回的偵測情報。

當若風他們走入營帳時,全息投影正在慢慢的顯示出整個衛星的掃描圖檔,若風可以清楚的看到廢棄的居住區,與本不該存在這顆衛星上的那些黑色點點。

看著那些代表著洛肯星係機甲的黑色點點的分佈狀況,若風習慣性的挑了挑眉。

沒想到洛肯對於這顆在身後咬得死緊的衛星看重程度頗高,照這偵測圖上看來,洛肯至少派了兩支分隊以上的機甲戰士駐手,那就代表至少有超過五百以上的機甲戰士。

若風帶領的這支新編軍隊雖然也是兩支分隊的組成,但滿是遠端狙擊精英的陸戰機甲第一分隊和地方駐軍近戰精英的機甲分隊都是千中選一的特選部隊,兩支分隊加起來的人數還不到三百人。

對於人數上的差異若風倒是並不太擔心,改良箭陣原本就不是以人數壓製取勝的戰陣,甚至在針對龐大戰陣時的成效更好,光看當時戰陣戰術小組用著陸戰機甲自豪的六角戰陣被若風打得七零八落的樣子,便能知道這個戰陣在切割丶圍剿方麵的特色。

在營帳內和坦汀丶剛多列討論了洛肯部隊的分佈後,若風讓他們兩人繼續觀測敵方動態,自己則是握著機甲空間鈕出了營帳。

陸戰機甲戰士原本就都是全帝國機甲戰士中的精英,早習慣了被以高標準對待的他們自然是不用人驅使便懂得把握時間自我訓練,而在挑鬥和訓練過程中隱隱有著對抗意識的駐軍機甲戰士們自然也不肯稍嫌退讓,因此便出現了軍中少見的全體陣營自動自發訓練的現象。

事實上這個陣營幾乎全由機甲戰士組成便已經是很奇特的現象,由於機甲戰士培訓不易,加上傳統戰陣都是以射擊艙搭配機甲戰士的組合,因此若風名下的這支新編製成立的軍隊竟是帝國唯一一支全由機甲戰士組成的部隊。

這個特點坦汀和剛多列也曾經與若風討論過,甚至也討論過是否應該申請一些無人射擊艙以做為備用,但最後還是被若風仔細思考後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