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鮮卑大人(2 / 2)

戰鬥是午後打響的,等他抵達前進基地的時候,都已經第二日上午啦,戰場已經打掃幹淨,但殘破的糧堡還在冒著黑煙。大群鮮卑俘虜都光著腦袋,露出半禿(其實是髠發)的腦門兒,穿著髒兮兮的皮袍子,垂頭喪氣地坐在地上,旁邊兒不時有匈奴兵縱馬馳騁,拉弓相對。

是勳還遠遠地瞧見幾個匈奴兵嬉笑著繞圈子疾跑,不時將一件灰撲撲的東西踢上半空,就好似後世的足球……不,更象是蹴鞠一般。等走得近了,他才瞧明白,敢情他們踢的那是一頂鮮卑樣式的皮帽。是勳不禁莞爾,心說我要不要發明一下足球或者蹴鞠,來輔助訓練士卒呢?

昨天打過那麼一仗,匈奴人也都知道其實是勳並不在堡中了,但並沒起啥異心——大人物今天在明天不在的,難道行蹤還需要事先向你彙報嗎?如今見是勳策馬走近,早有幾名匈奴兵認將出來,急忙摘帽行禮。就中一人直衝過來,是勳的部曲慌忙拔刀出鞘,將其攔住。是勳眼瞧著對方距離自己還挺老遠,而且看神色不象是刺客,於是故作和藹之狀,探身問他:“汝有何言?”

那匈奴兵單膝跪倒,用生疏的漢話說道:“大人,這些鮮卑狗子燒了大人給小人們準備的糧食,小人們將他們綁了,並馬匹都交給大人發落。可是他們的弓、刀,大人也瞧不上眼,還請賜予小人們吧。”

說話間,郭淮、諸葛亮、秦誼都已迎將上來,郭淮就解釋說:“這些鮮卑身上財物,都為匈奴所取,吾亦不罪,唯弓刀、戰馬,不可擅與,故乃收之,候主公命。”匈奴人要搶鮮卑俘虜的東西,我也攔不住,可是武器、馬匹不能隨便給那些胡人,我都收起來了,等主公來了發落。

是勳“哈哈”一笑:“鮮卑之兵,豈比我之漢兵?粗劣之物,留之何益?賜之何傷?便交於劉靖,分發下去罷。”草原缺鐵,更缺鍛造技術,就算打得起幾柄刀矛,質量也好不到哪兒去,我留著它幹嘛?當然啦,不可否認遊牧民族折木剝筋為弓,可能倒會有些不錯的射具,問題就他們那落後的生產力,能做出幾件好弓來?所以說,匈奴人想要,那就給他們吧,完了我還要領著他們再去廝殺呢,豈可不先加以裝備?

先前請賜的匈奴人撲閃著一對渾濁的小眼睛,壓根兒是有聽沒有懂。還是劉虎策馬而前,告訴他:“我主已然答允了汝之請求,即將鮮卑的武器皆分與汝等,少頃,且去問劉靖要吧。”順便有意無意地亮了亮自己新受賜的一張良弓,一臉的得意之色。

是勳並沒有進堡,而是在郭淮、諸葛亮等人的簇擁下,前往預先備好的一間大帳,居中坐下。在詳細地詢問了這一戰的過程以後,他不禁長歎一聲:“欲取匈奴,卻敗鮮卑,而鮮卑既敗,吾料匈奴不敢來矣,奈何?”諸葛亮趕緊躬身謝罪:“此皆學生思慮不周也,請先生責罰。”

是勳笑著一擺手:“孔明沉著應變,破虜擒將,功莫大焉,安得有過?匈奴我欲取也,鮮卑我亦欲取也,唯慮先後而已。今先破鮮卑,再伐匈奴,亦無傷也。”看起來,得重新製定攻伐美稷的計劃了,不過在此之前嘛——“先將虜酋押來我問。”

時候不大,孫汶便去提了那三名鮮卑大人入帳,一個個都被綁得跟個粽子似的。是勳瞧瞧孫毓南,心裏頗為放心,於是下令:“這般如何講話,且都去了綁縛,教他們坐。”有部曲上來解開綁繩,三名鮮卑大人活動一下手腳,抬眼望望是勳,看到擒獲自己的郭淮還坐在是勳下首,那就明白了——這位是漢人的老大。

於是單膝跪倒,雙手攤開,齊聲道:“我等無知,冒犯了大人虎威,還請大人寬恕,容許我等的族人來贖。”劉靖倒是既懂匈奴話,又通漢語,所以這回就由他來當翻譯。

是勳聞言,也不表態,而是隨手一指:“都先坐下吧。”三名鮮卑大人盤著腿,並排而坐。是勳一副狼外婆的表情:“汝等渴否?饑否?需用酒食否?”

這三名鮮卑大人自從昨日午後被擒,郭淮、諸葛亮等人都忙著打掃戰場和善後呢,反正要等是勳來了再發落他們,所以也懶得多理,結果三人整整一晚上水米未進,渴得唇焦舌燥,餓得麵色蠟黃。這回聽劉靖翻譯了是勳的話,急忙俯首道:“若得賜予酒食,足感恩德。”

是勳說:“我有言問汝,若如實答,乃有酒食。”三人連聲道:“但有所問,必然如實相告。”是勳點點頭:“如此——取酒食來,我與汝等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