販夫走卒,幾乎是生活最底層的群眾。
拿賣菜的舉例。
他們要淩晨兩點起床,或去批發市場進貨,或去菜地中收菜,然後頂著黑暗將菜拉到人流比較旺盛的地區,還要占位置,還要布置。
早上五點的時候,起得早的人,已經開始在街上轉悠賣菜了。
從淩晨兩點,到上午十點,這是大多數攤販的生物鍾。
夏天還好,冬天七點鍾才開始見亮,又冷又黑,是最難熬的。
掙得,也無所謂是個辛苦錢而已。
鄭韻潔有和他提過,要完善這些販夫走卒的相關規定。
譬如攤位的固定或輪換機製,開市閉市的時間,以及場地的基礎設施建設。
李東澤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鄭韻潔。
李東澤知道,對於這些販夫走卒來說,你讓他們一天花五塊錢十塊錢交攤位管理費,或許正常人來看,很少,但對於他們來說,每一筆都是血汗錢。
還有開市閉市的時間,弄這些是好意,為了改善交通環境,給出一個合理規範的市場運營規則,但這些也直接影響了一些攤販的收入。
這些規定規則,製定出來肯定會有很大的漏洞。
這些規則,會不會成為一些人新的斂財手段?成為欺壓百姓的另一個手段?
想著,李東澤搖搖頭。
一個賣水果的老夫妻正從三輪車上,掀開厚厚的棉被,將那些水果給小心整潔的擺放在攤位上。
“叔叔,桃子怎麼賣?”
“這邊的十塊錢三斤,那邊的五塊錢一斤,一個軟一個脆,脆的是容易脫核的。”
李東澤點點頭,給攤位老板要了一個塑料袋,蹲下來挑起水果。
挑水果期間,攤位的老板和隔壁賣幹貨調料的老板聊了起來,李東澤豎著耳朵在聽。
“你聽說這幾天的事情沒有,副縣長的兒子出車禍,讓人給抓起來了!”
“有客人說過,說是一開始並沒有拘留,還是新上任的這個縣長要求嚴查,才將這個二世祖給查辦了。”
李東澤聽到別人在說鄭韻潔的好,心裏甜滋滋的。
但對方轉瞬的一句話,就讓李東澤皺了眉頭。
“哈哈哈,我還聽說,是新來的縣長拿那個副縣長立威呢,也不知道那個副縣長怎麼得罪人家新來的縣長了,不過這當官的啊,要不是自己有利撈,誰會關心咱們這種老百姓的死活。”
“是啊,現在那些當官的就知道自己撈錢,你說查個人吧,不用說,肯定是對家!”
李東澤的眉頭越皺越緊。
他很想說一句,你們說的不對,鄭縣長不是這樣的人。
但他說了有什麼用呢?
對方表麵上應和幾句,然後在背後傳他和鄭韻潔的閑話?說鄭韻潔不讓群眾說話?
因為體製內的一些積弊,群眾對官員的印象不是很好。
但錯在這些群眾理解不透徹嗎?錯在群眾愚昧嗎?
並不是,個別官員做了錯事,讓人民對官員整體產生壞印象,這個時候,就需要體質內的人,更加的嚴於律己,更加的為人民辦實事。
李東澤不相信,人民群眾看不到好人,隻能看到壞人。
歎了一口氣,李東澤拎著挑好的水果站了起來。
“老板,我挑好了,您給稱稱?”
“行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