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張 審問(1 / 2)

皇上第一天朝會結束後,特地留下三相,會同邢部、大理寺、都察院官員,再招來先帝駕崩那晚,當值的太醫、太監、宮女多人,以及押解玖千歲、李妃、湘妃等犯罪嫌疑人,一起回到淩夏宮。

試圖還原先帝駕崩時的現場,以厘清案情,還原過程,巨細靡遺,絲毫找不出破綻!

即便擁有豐富斷案經驗的邢部、大裏寺官員在,也推理不出誰有犯案動機與下毒機會。

官員們明知案情可疑,卻各懷鬼胎,不願真相大白。

“啟稟皇上,老奴是真的冤妄!老奴服侍先帝多年……豈敢有不臣之心啊!”玖千歲逮著機會,趕緊辯解,想趁機替自己申冤。

玖千歲深知自己罪責難逃,於是使出渾身解數,企圖蒙混過關。

皇上瞥了玖千歲一眼,冷冷地說:“你這狗奴才,到現在還沒搞清楚罪名;你犯的是矯詔,不是弑君!留你一命,是為了查明先帝死因,要不然……朕早就將你碎屍萬段了!”

皇上察覺眾臣斡旋之意,語帶警告,示意玖千歲不要試圖逃脫責罰。

“老奴有罪,罪該萬死……”玖千歲使出他最善用的苦肉計,哭訴:“要是老奴那晚極力阻止先帝服下第二顆藥丸子,先帝或許就不會殯天了,嗚嗚嗚……”

玖千歲雖然受審,卻並未放棄搶占先機的想法。

無論玖千歲表演的如何賣力,如何聲嘶力竭,畢竟當今皇上不是先帝,不吃他這一套。

但玖千歲提到“服下第二顆藥丸子”這項細節時,卻讓一旁的刑部尚書俞點,把致命原因轉到了一夜七次丸之上。

俞點實屬明察,惜其過於直言,引來梅相等人的強烈反彈。

“啟稟皇上,臣以為……”俞點站了出來,必恭必敬地說:“也許先帝死因,是在服藥,而非謀殺。”

梅相一聽到這話,當場就急了!

趕緊跳出來帶成向,企圖再把案情往奸佞弑君的方向推回去。

梅相深知一夜七次丸的由來,生怕真相敗露,於是急不可耐地出言幹擾。

此時鶴相雖一語不發,但他渾身是汗,朝服早已濕透!

他暗自慶幸:好險那批一夜七次丸是由梅相進獻,要是路雄英的鏢師沒遇上剪鏢,今天站在那裏,急得像熱鍋上螞蟻的人,恐怕就是我了!

“先帝生前服下的一夜七次丸,是何人所給?”皇上問道。

沒等俞點回話,玖千歲趕緊指著梅相,向皇上泣訴:“那藥丸子正是曹閣佬所給!”

玖千歲雖受審,情緒卻十分激動,仿佛早有準備,一口咬定梅相推出一夜七次丸,企圖將火力引向後者。

梅相噗咚一聲,立刻伏跪在地,然後拚命解釋手上那批一夜七次丸是如何取得,以及取得過程的來龍去脈,完整交代。

梅相見大勢不妙,隻得拚命證明自己的清白,卻因為過於急切,倒顯得有諸多可疑之處。

皇上聽完後,轉頭向俞點問道:“你是刑部尚書,換作你,該當如何是?”

俞點與鶴相對了一眼,再猶豫了一下後,回道:“即刻將梅相羈押……禁見!”

俞點雖為明斷,但其回答仍是斟酌之語,似乎對梅相的罪責並不十分確定。

“準奏!”皇上隨即降旨:“罷黜曹梅一切官職,押至邢部問審!”語畢,梅相跪地猛嗑頭,口中不停喊冤,直到被侍衛架出淩夏宮為止。

梅相遭此命運,實因獻出一夜七次丸,招致旁人猜忌,加上玖千歲的背刺,被命運驅使至此悲慘下場。

“曹梅那批一夜七次丸,是何人煉得?有誰知道?”皇上問。

“老奴知道,是歡喜……歡喜道人!”玖千歲跪伏在地,很是矯情地回道。

玖千歲見梅相遭禍,趁機又推出一個替罪羊,企圖繼續脫罪。

皇上看了看眼前的群臣們,人人低頭沉默不語,明則保身。

心想:想靠他們查明父皇真正的死因,怕是沒指望了;硬查下去,若不是官官相護,就是黨同伐異。要從這些官員口中獲得真相,隻怕難上加難,不如另尋他法。

皇上經過一番深思熟慮,隨後降下兩道旨意:“著邢部……立刻緝拿歡喜道人,來京問訊!招江茗禹進宮。”

人在家中坐的江茗禹,沒等來吏部的派任文書,卻先迎來成公公傳旨。

出門前,江茗禹向張管家問道:“依您看,我此番進宮,是吉?是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