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祁縣孝子(1 / 2)

泰安三十六年冬,狄國舉十萬大軍進犯大陳北方邊境。

之前整整二十年,兩國小規模的摩擦一直不斷,可從未發生過上萬人的大規模衝突。

大陳當今聖上武嘯帝二十年之前,禦駕親征,坑殺了狄國二十萬大軍,若非當時南方大楚進犯,可能狄國已經徹底消失在這片大陸之中。

平靜了二十年的北域,終究還是再起波瀾。

大陳北部的祁縣,到處都彌漫著狂熱的氣息,是的,狂熱。

不同於南麵的大楚,處於北邊的大陳,已經跟狄國進行了長達上百年的戰爭,兩國之間的仇恨早已經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

曹宇在從學堂回家的路上,聽到的全都是討論這場戰爭的話題。從這些人口中,他了解到武嘯帝已經頒布了征兵令,凡是十四歲以上,沒有殘疾,身上沒有功名的壯年男子均要參軍。

這跟曹宇沒有半文錢的關係,兩年前,僅僅十三歲的他就已經通過童試取得了秀才的功名,在祁縣與周邊的幾個縣城之中也頗有才名。

“掌櫃的,我又來拿藥了。”

聽到這略帶稚氣的聲音,回春堂的掌櫃便露出了笑容,從旁邊拿起一早便放在那邊的藥:“曹家小哥,你娘的病已經好得差不多了,再吃幾副藥調理一下便可痊愈。”

曹宇接過藥,朝著掌櫃的點了點頭:“承蒙掌櫃的近日來的照顧。”

“千萬不要這麼說,等日後你高中了,我這回春堂也能借你的光啊。”已經年近花甲的掌櫃,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

曹宇笑了笑,對著掌櫃行了一禮:“借您吉言,若日後如您所言,學生必定百倍回報,告辭。”

看著曹宇離開的身影,回春堂的掌櫃臉上的笑容依舊沒有散去,嘴中嘟囔著:“好孩子啊,自幼便如此懂事,如此孝順,難得,實在是難得。”

手中捧著從回春堂拿來的藥,曹宇的腳步快了許多,跟著街坊四鄰打著招呼。見此情景,他心中卻有些許感慨,十五年了。

記得當初因大學剛畢業,找不到工作而借酒消愁的自己,忽然一覺醒來便來到了這個奇妙的世界,他有點不記得自己父親的模樣,十幾年過去了,當時還尚在繈褓中的自己便知道父親已經因病去世。

是母親一個人將自己撫養長大,父親是個窮秀才,一生的希望便是考取舉人,有一個別人認可的地位。可是天不遂人願,連那中舉之後發瘋的範進都有所不如。

聽說母親家中頗有資財,卻因嫁給一個毫無前途的秀才而被逐出家門,反正曹宇是沒有見過一個母親家的親戚。

“娘,你生病就不要幹活了,這種事我來就行。”一踏進那簡陋的小屋,就發現自己的母親在洗衣服,曹宇連忙上去阻止。

曹氏抹了抹額頭上的汗水,連連擺手:“沒事的,我的病不是快好了嗎。總是麻煩隔壁的張嬸怪不好意思的。”

曹宇扶著自己的母親走進了臥房,讓她躺在床上:“娘,現在你是病人,大夫說還要吃幾副藥才能好,如果再生病了不就是得不償失嗎。”

“好,好。娘不動了,宇兒,今日在學堂都學了些什麼啊?”曹氏文芳其實並不識字,在這種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裏,除非是大家閨秀,不然沒有哪個女子能夠學文識字的。

可是曹氏就是喜歡每一天都這麼問,或許隻有這樣才能讓她覺得心安一點。

曹宇拿出旁邊的砂鍋,開始為自己的母親熬藥:“今天先生教了策論,明年我就要去參加鄉試了,先生也是用心良苦。”

曹氏欣慰地點點頭,這個兒子從小就沒有讓她操過心,別人家的孩子還隻知道打鬧的時候,曹宇便已經開始幫著自己做事了。將自己所有的嫁妝全部當掉之後,才讓曹宇進了學堂,開始讀書認字。

這孩子更是沒有讓自己擔心,就連學堂的宋先生也對自己的兒子讚不絕口。想著想著,曹氏忽然有些哽咽。

“娘,您又想起爹了。”曹宇發現母親久久沒有說話,抬頭看到母親眼中含滿了淚水。

“你爹一輩子就想考個舉人,可惜卻早早……”曹氏擦了擦自己的眼角,臉上帶著欣慰,“娘很開心,兒子你長大了,肯定比你爹有出息,這樣你爹也可以安心了。”

曹宇看到母親如此樣子,也十分難受,坐在母親身旁幫她蓋了蓋被子,心想絕不能讓自己的母親失望:“娘,您放心,明年兒子一定考中舉人回來,到時候一起告訴爹這個好消息。”

曹氏狠狠地點了點頭,摸著曹宇的腦袋滿是欣慰:“娘有個好兒子。”

次日一早,曹宇便從床上起來,到街上買了兩碗小米粥跟一點鹹菜,自己隻是喝了點熱水,就要拿著書本到學堂去上課。

“宇兒,今天賣粥的又多給了你一碗嗎?”曹氏這時已經坐起身。

曹宇嗯了一聲,“是啊,我答應了他過年的時候幫他寫一副春聯。娘,不說了,我先走了啊,你要記得都吃完啊。”

學堂距離曹宇的住所有些距離,這裏是祁縣大戶人家住的地方,走進學堂便發現已有數名學生坐在各自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