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卿,此次科舉考試還算圓滿,但是仍然有不足之處,這幾日你回去之後,要將流程再細化一些,更要寫一份將科舉考試放入察舉製所有科目的奏書,然後在幾日之後的小朝議上提出來,朕要推行到各郡國去。”
“陛下,此事是不是操之過急了,大將軍的子侄可是一個都沒有錄上,他會不會……”
“仲父心胸寬廣,想必不會在此事上有異的,如果霍氏一門錄上的人數眾多,那麼仲父可能還會阻撓一二,此情此景,他就更是不可能阻撓了。”
霍光有許多優點,但是唯獨不包括心胸開闊這一條,所以劉賀提出來的時候,丙吉未露出了一絲似笑非笑的表情。
“丙卿放心,你隻管提出來即可,張安世等人會複議的,到時候,朕會想辦法讓仲父答應下來的。”
“微臣明白了。”
丙吉退了下去,劉賀背著手走到了宣室殿外的院子中。
廊下的那些昌邑郎比之前壯實了許多,一方麵得益於龔遂對他們的訓練,另一方麵則是源自於劉賀對他們格外的照顧。
劉賀專門給他們製定了超出同時代的飲食標準,加大了他們飲食中肉蛋類的比例,就是想看看大漢的年輕人如果吃飽喝足,能夠長到什麼樣的個子——恐怕不會比西域的那些人矮吧。
以大漢現在的生產力來說,還不能讓所有人都吃得那麼好,但是至少也可以做一個嚐試。
看著已經兩個月前要強壯許多的昌邑郎,劉賀非常滿意。而在滿意之餘,也覺得安全了許多。
下一次小朝議,丙吉就會提出將察舉考試和科舉製相結合的意見。
這當然代表著劉賀的意思。
這次上奏,是劉賀的一次嚐試,他要看看,自己有沒有能力讓一項新政在朝堂上通過。
霍光還不知道朝中已經有人倒向了天子,但是劉賀卻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如果說給孝武皇帝上廟號隻是一次試探,那麼推行改製之後的察舉製,就是一次正麵的交鋒。
趁著霍光對自己還沒有太多的疑心,劉賀可以做一些大膽的嚐試。
如果成功了,那麼劉賀就可以在朝堂上利用代言人的方式,更多地幹預朝政了。
而仲父退休的日子也會更早一些。
對於霍光的結局,劉賀日日夜夜想過很多次。
不管怎麼說,霍光對大漢是有功的,在大漢朝堂和江湖上的擁躉頗多。
能讓他平安著陸,就應該讓他平安著陸。
這樣對霍光,對自己,都是一件好事。
誅殺功臣,不管到了什麼時候,都是一件對君王名望有所損的事情。
“仲父,不要怪朕,奪你的權越早,對你就越好啊……”
劉賀看向了天空,一隻落單的大雁正在向南飛去。
縱使用力地拍打著翅膀,但是仍然與雁群越落越遠。
劉賀的視線隨之移動,不免心中感歎。
“希望這隻老雁,能夠順利到達溫暖的南邊吧。”
……
幾日之後的宣室殿中,小朝議又一次如期到來了。
與前幾次朝議不同,今日要商議的重點,就是科舉考試的事情。
殿中不少的朝臣,那日都陪同天子去明光宮看了整個科舉考試的過程。
所以這幾日,早已經在私下討論過許多次了。
不管是霍黨還是非霍黨,對這新奇的科舉考試都是讚不絕口。
百聞不如一見,官員們此刻見過了科舉考試,劉賀要推行也就容易許多了。
“幾日之前的科舉考試,此時已經有了結果,那十五篇文章都是仲父帶領張安世和丙吉挑出來的,每一篇都有過人之處。”
“朕已經命人多謄抄了幾份,讓諸公一起來參詳。”
劉賀揮了揮手,禹無憂就把準備好的謄抄出來的考卷發了下去,每人的手裏都多了一份。
一眾朝臣一邊看,一邊嘖嘖稱奇。
這些考卷上的文章,水平之高讓人驚歎,不隻在郎官中屬於佼佼者,甚至超出一般官員的見解。
其中條陳的一些意見頗有新意,而且還不是紙上談兵的異想天開,是能夠一件件落到實處的良策。
而其中最為亮眼的,自然是那份拔得頭籌的考卷,文中體現出來的眼光與格局,不在九卿之下。
一時間,人人都想知道到底是出自於何人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