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就來到了一處避靜的小院當中。這個院子不大,中間有一個合抱粗的柿子樹。
此時,樹葉正在瀟瀟地落下,梢頭雖然掛著一個個小紅燈籠似的柿子,但是仍然有些落寞。
劉賀抬頭看那樹和樹上的柿子,不禁感歎時間易逝去。
“龔卿王卿,以你等的見解,是《詩經》中的詩更好,還是樂府裏采來的詩更好?”
兩位老臣一愣,未曾想天子來到這避靜的地方,先會談到詩。
王式倒是先回過神來,他想起在薪房當中找出來的那些竹簡,於是說道:“樂府的詩下裏巴人,是鄉野百姓所唱的居多,所以自然是孔夫子刪定的《詩經》更勝一籌。”
“老臣同意王公的見解。”
《詩經》中有風雅頌,其中的國風也來自民間。
“那王傅覺得風雅頌當中,又誰更勝一籌?”
“自然是頌最浩大威嚴。”
劉賀沒有立刻答話,頌是朝堂宗廟祭祀和典禮中所用的音樂,在此時的大漢自然是最為尊貴的。
但是王式和龔遂恐怕想不到,在千百年之後,國風反而更受人推崇,樂府詩亦然。
究其原因,是因為百姓更喜歡——任何一個朝代都有結束,但是百姓是沒有結束。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劉賀看著不斷落下的樹葉,讀了兩句老杜的詩,才接著問道:“龔卿王卿,你們覺得這兩句詩如何?”
“有看盡世間滄桑,閱進人生起伏之感。”龔遂細細品味之後答道。
“老氣橫秋,更有一份豪邁,是陛下所寫嗎?”王式試探地問道。
“哈哈哈,不是朕寫的,是前幾日在宮中遇到的一個老者,聽他念叨的。”
宮中怎麼可能有如此文采,而又無名無姓的老者?龔遂不覺得有異,但日夜研讀天子抄下的那些書卷的王式更多了一份驚訝。
這天子能讀經還能寫詩,未免也太全才了一些。
想到此處,王式反複讀了幾遍那兩句詩,連是哪幾個字也又追問了好幾遍,最終暗暗的記在了心中。
“陛下,此詩隻有兩句嗎?”
“倒也不是……”劉賀說完以後,就將整首詩從頭到尾背了一遍,“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四句詩年畢,自然又引來了兩個老臣的一陣感歎。
發完這通感歎之後,劉賀對一直跟在一邊的樊克說道:“朕想和兩位愛卿說幾句話,你到院外守著,不許旁人進來。”
“諾。”
樊克出去之後,劉賀來到了廊下席地而坐,並且讓王式和龔卿也坐了下來。
君臣三人,終於能夠麵對麵了:王式和龔遂,是劉賀最仰仗的人,但是他們還沒有發揮出這作用。
今日齊聚長安,就是發揮作用的好時候。
劉賀知道兩位老人都是老當益壯的代表人物,所以剛才看到落葉結果的柿子樹,才會想起老杜的那兩句詩。
“兩位愛卿,我等終於在長安碰麵了,朕隻能狠心奪了你們的天倫之樂,讓你們來輔佐朕做一番大事。”
王式和龔遂連忙拜謝,急稱不敢。
“如今,當務之急是征聘用一些人才來門下寺,朕這裏有一個名單,想讓二公幫朕參詳一番。”
王式和龔遂覺得有些異樣,天子久居昌邑國,之前對朝堂和長安也不甚了解,為何那麼快就擬出了一份名單呢?
雖然有疑惑,但是兩人卻沒有提出異議,而是靜靜地聽著。很快,劉賀就說出了第一個名字,光是這個名字,就驚得兩個老家夥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