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有些不明白,儒生到底有何方法,可以阻擋此事?”
“好,那老臣問陛下一個問題,就說這《詩經》,如今分為《齊詩》和《魯詩》,陛下要印哪一家的?”
劉賀隱隱感覺到了一些問題,但是他仍然說道:“二者不相上下,自然是都要印。”
“好,那老夫再問陛下,可這《齊詩》又分為不同的源流,陛下印哪一家又不印哪一家,亦或者是全都印?”
“自然是全部都要印的。”劉賀雖然如此說著,但是已經有一些猶豫了,口氣不像先前那樣篤定。
“如果老夫沒有記錯,在將來的科舉考試中,陛下是想從這經書當中出題吧,那麼自然就應該有一個統一的來源。”
“王傅說得沒有錯,朕正有此意。”
“那陛下就不可將所有的經書都印出來了。”
劉賀這次徹底聽明白了,王式說的是這經書的正統問題。
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儒家之外的各家學說“一網打盡”。
但是到了今日,儒家內部其實仍然有分野,不隻分為各經,各經又分為各派。
就拿《春秋》來說,先分成了《公羊傳》《穀梁傳》和《左傳》,而三傳又分為各派……
如此一路細分下來,儒家內部不知道有多少流派。
以前某一派被立為博士,說起來是官學,但隻是地位尊崇,不涉及利益。
一旦和科舉考試相結合,就不隻要分高下了,更要分生死。
那麼,具體以哪一派所傳的經書為正統,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
劉賀當然想過這件事情,隻是沒有想到那麼快就要走到這一步了。
在劉賀的設想中,要先統一儒家內部的各個派別,在掌握了全部的“解經權”之後,再“借屍還魂”,將百家的思想融入到儒家當中去。
最終形成一個兼容並包的新儒家。
墨家對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幫助,道家對成體係哲學的發展有助力,名家在邏輯學的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法家更是治國的手段……
但是,這隻是劉賀一個長遠的設想,在沒有完全掌權之前,劉賀是不敢大張旗鼓地做這件事情的。
隻是,朕不去見山,山卻來見朕。
劉賀沒想到那麼快就撞到了這個問題上。
想了想之後,劉賀就說道,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道:“那就先單選幾種,通行天下。”
“如此一來,恐怕其他各派的儒生立刻就會跳出來說,這印出來的經書是偽經,到時候人人群起而攻之,最後隻能不了了之。”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劉賀頓時有些無奈和氣急。
但是,就在此時,劉賀看到了王式臉上那神秘莫測的表情,立刻就猜到對方肯定已經有了良策。
“王傅有何良策?”
“老夫的良策說起來也簡單,那就是由陛下親自裁定一版通行的儒經,並且將之立為我大漢的官學;然後召開文學會議,辨各經之長短;最後在一錘定音……”
“隻要陛下文學會議中壓服其他各派,陛下之言就是聖人之言,解經之權就握在了陛下的手中。”
“到時候,陛下在朝堂之上,也會獲得助力。”
王式有備而來的,這幾句話說得連貫又清晰,劉賀頓時就聽懂了。
“可是,讓朕來校勘所有的儒經,恐怕也要數年之久吧?”劉賀問道。
沒成想,劉賀話音剛落,王式就又露出了高深莫測的表情。
“王傅,為何如此看著朕?”
“陛下,此間無人,陛下就不要再瞞著老夫啦。”王式捋須說道。
今天兩個5.2k,第二更二十分鍾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