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大漢開疆:破大宛,平大月氏,滅安息帝國!
十五年,彈指一揮間。
既有海內清晏、天下承平的欣欣向榮,也有縱馬馳騁、血流如河的金戈鐵馬。
大漠之上已經數年不見匈奴人的蹤影,哪怕是在草場上放牧的也是右衽之人。
西域三十六國已經成為曆史名詞。
鼎新二年移漢民實邊,鼎新三年完成改土歸流,鼎新八年有七成胡人內遷。
如今,西域都護府下轄大漢軍民二十餘萬人,每年還有更多的漢民向此遷徙,原本的邊陲險地成了西陲江南。
至於實力強大的車師國和烏孫國,經曆幾次反叛和平叛之後,實力大衰。
加之其上位者逐漸漢化,已經徹底臣服於大漢。
雖然二者還未完成改土歸流這個程序,但都已被一分為五,變成了十餘個小城邦。
新王登基的時候更要得到大漢天子的認可,與劉氏諸侯王並無二致。
在西南方向,大漢還向高聳的青藏高原進軍,效仿西域都護建立了西羌都護。
並在重要的河穀關隘之處,修建大量屯田所。
大漢軍民用日拱一卒的策略,逐漸向青藏高原的腹地挺近,用最小的成本控製這塊有特殊作用的廣袤領土。
此時的西藏高原,人口稀疏,小部落林立,尚未形成可以與大漢抗衡的政權,正是大漢開疆拓土的好時機。
朝堂上無人理解天子為何對這塊荒地情有獨鍾,但是數年來已經明白天子所見遠勝於他們,所以並未阻止。
至於東北的烏桓各族,在匈奴人敗退之後,失去了首鼠兩端的選擇,徹底倒向大漢,同樣開始實行改土歸流。
於是乎,這十五年的時間裏,大漢的版圖逐漸向著日後那海棠秋葉的形狀演變。
除了實控的疆域不斷擴展之外,大漢在疆域之外的擴張也有了極大的新的進展。
歐亞大陸上,在遊俠帶領下,大漢在西域以西建立起一連串堅固的殖民據點——棱堡。
大漢開始擴張的時候,蔥嶺以西最強大的是大月氏和大宛,他們對大漢的擴張產生了警惕,雙方摩擦不斷。
最終,在大炮、突火槍、拋射火箭和棱堡之下,兩國騎兵碰得頭破血流,毫無進展,隻能看漢旗一點點延伸。
除了這些器物之外,大漢的騎兵也在蔥嶺以西橫衝直撞,為大漢軍民保駕護航。
孝武皇帝在位期間,也曾經數次出擊大宛,但是勝少敗多,損兵折將,而且沒有獲得實質性的進展。
但是如今不同了。
因為大漢驅逐了匈奴,占據了西域和漠北,不僅有了更靠西的橋頭堡,還獲得了優質草場,戰馬源源不斷。
大宛和大月氏與大漢接壤了,調兵攻伐根本就算不上是勞師遠征。
華夏民族是農耕文明確實不假,但是在軍功、土地、榮譽和財富的刺激之下,願縱馬疆場的人也很多。
鼎新七年,驃騎將軍韓增率騎兵五萬,從蔥嶺出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閃擊大宛,轉進大月氏,席卷千裏。
最終,在大月氏的藍氏城下,盡殲兩國十萬聯軍,斬殺兩國國主及以下貴族百餘人,藍氏城改名為新受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