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吐蕃蠻子欺我大唐無人,此人斷然不可輕饒,臣請即刻對吐蕃發動攻擊,臣願隨軍出征!”
“臣雖是一介文人,年歲老邁,但依舊是懷念當年跟隨陛下東征西討,打的各方勢力紛紛俯首稱臣的日子,若有戰事,老臣何惜殘軀?”
“陛下,吐蕃蠻子如此辱我,若不給他們狠狠一巴掌,他們就不知道疼。”
“陛下,臣等雖為文官,卻可親執刀劍,雖不懂兵法,卻有一腔熱血,吐蕃辱我,臣恨不得殺上邏些城,請陛下莫要猶豫,即刻整兵備戰。”
大唐立國不到二十年。
朝中的文官,其實有很多都是經曆過大唐立國之戰的老人。
他們可能手無縛雞之力,可能不懂兵法。
但是心中這一腔熱血,卻是沒有散去。
一聽到祿東讚如此輕視他們愛之如命的大唐,文官們也紛紛紅了眼睛。
人人都是目光淩厲的望著中間的祿東讚。
滿朝文武,此刻群情激奮。
這種情況,已經有許多年不曾有過了。
很多時候,這些家夥都是在朝堂上爭執,為自己、為支持的人謀取利益。
但是今天……
祿東讚隻是傳達了鬆讚幹布的意思。
但是他沒有想到,大唐朝廷的百官們,隻不過聽了他一句輕視的話,便是如此的同仇敵愾。
隻那麼一瞬間,祿東讚的後背就被冷汗浸濕了。
他不是在擔心的性命,而是他覺著,如此一致對外的大唐朝廷,真的會是他們吐蕃可以對付的?
吐蕃雖然看起來是統一的一個聲音,但是其中各部落,都有各自的主張。
要不是如今的讚普鬆讚幹布有能力,估計吐蕃早就亂成一鍋粥了。
可就算是這樣,麵對如此一致對外的大唐朝廷,祿東讚真不覺得,他們有半分的勝算。
方才的話,似乎不但沒有威脅到他們,反而適得其反,讓他們同仇敵愾。
李世民很滿意。
這些大臣們,雖然說平日裏不斷的給自己為難。
也沒少有自己的小心思。
可在大是大非麵前,還是拎得清的!
“祿東讚,你也看到了,並不是朕不願意開通互市,而是方才你的話,讓百官多覺著不滿。”
“若是你可以說服他們,朕或許可以給你一個機會。”李世民淡淡說道,麵上閃過一絲戲謔之色。
其實李世民也是有些擔心的。
吐蕃山高路遠,還有趙辰說的高原反應。
若是沒有足夠的把握,他並不想與吐蕃進行生死決戰。
吐蕃在絕境的時候,必定會與大唐守軍奮死一戰。
雖說身為皇帝,不能太過於仁慈,但李世民還是不願意讓更多人無辜死在這一場戰爭中。
所以,他最後一句,給了祿東讚一個台階。
至於他能不能抓住,那就要看命。
“陛下……”房玄齡剛想勸李世民不要放過祿東讚,便見他與自己搖頭。
房玄齡歎了口氣,沒有再往下說。
“大唐皇帝陛下,方才外臣也是一時失言,還請皇帝陛下莫要怪罪。”
“若是可以的話,外臣願意……”祿東讚的聲音在太極殿中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