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國王的幾名子嗣,有的年紀甚至比武詡還要大,但在武詡麵前卻是連話都不敢講。
這半年以來,武詡憑借淩厲的手段,處置了不少反對他的朝臣。
而如今朝堂裏,再也沒有幾人敢當麵反駁於她。
“臣等不敢!”幾名高昌朝臣立即說道。
這個東方來的女子,在高昌國表現了她非凡的政治手腕。
整個高昌國朝臣見到她都戰戰兢兢,不敢大聲言語。
更何況她的身後還站著大唐的漢王。
也不是沒有人想過刺殺武詡,但都被她身邊的老黃一一攔下。
反倒是之後來自武詡的報複,讓他們更是心驚膽戰。
“既然不敢,就按本宮的意思去做。”武詡冷喝。
高昌朝臣們立即慌張的逃竄。
武詡麵上確實不見任何的神色變化。
“王後如今在高昌可是一言九鼎,怕是趙小子也沒有想到。”老黃站在一旁,與武詡緩緩說道。
聽老黃說起了趙辰,武詡的麵色才稍稍的緩了下來。
眼睛裏流露出思念的神色。
但隻是片刻又被悄然隱藏起來。
“吐蕃的鬆讚幹布想出兵滅我高昌,偏偏這些老家夥,竟然還想著俯首稱臣。”
“一點男子氣概都沒有。”
“我倒是不信了,區區一個吐蕃,還能拿我高昌如何?”武詡冷聲說道,秀拳緊握,麵上更是閃過一絲寒色。
武詡在接過高昌大權沒多久之後,吐蕃的鬆讚幹部便派人傳信,說要讓高昌臣服於吐蕃治下。
否則便派重兵前來攻打。
高昌朝堂百官均是害怕不已。
他們想當然的便要俯首稱臣。
便去與武詡說這件事情。
但被武詡嚴厲製止。
她好不容易掌控了高昌大權,如何願歸附於吐蕃?
再者區區一個吐蕃,當年在趙辰手下連浪都翻不起來,武詡其實心裏也沒有多麼的擔心。
反正當初趙辰說了,自己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困難,直接與他傳信就是。
而這吐蕃說不定是自己與趙辰提前見麵的機會。
待在高昌的這些日子,武詡對長安的眾人很是想念。
心裏總想著趙辰可以快些來接自己回去。
當得知趙辰差點在齊州出事的時候,武詡又是整夜整夜的睡不著覺。
好在最後又傳來消息說趙辰什麼事情都沒有。
這才讓武詡鬆了一口氣。
“憑我們高昌的國力,肯定不是吐蕃的對手,要不現在就傳信給長安吧。”
“到時候趙辰肯定會過來,你們也能見上一麵。”
“若是有機會的話,讓他帶你回長安。”老黃與武詡勸道。
武詡的目光閃了閃,而後又搖了搖頭。
“我的確是很想回長安,回到趙府,但絕對不是現在。”
“既然我掌控了高昌大權,那就得為高昌百姓負責。”
“吐蕃若是來犯,我必定要率軍抵擋。”
“至於傳信,那就麻煩老黃你了,趙辰那家夥,一封信也不給我寫,我真生氣了。”武詡說完,又捏了捏拳頭。
自己給趙辰寫了很多信。
但趙辰從來沒有回過自己一封。
這讓武詡覺得很不是滋味。
她覺得自己要矜持一些,也讓趙辰嚐嚐被冷落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