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樁舊事並不光彩,後來被崇安帝按下了,知曉的人不多,也不敢隨意提起。

陸清則聽完整個故事,總算想起來了。

難怪他覺得武國公耳熟,卻又想不起來。

武國公在原著裏都沒出過麵啊!

就纏綿病榻時,寫了一小段劇情——主角找到了武國公失散多年的孩子,得到武國公的感激與支持,獲得軍中威信……然後武國公就病死了,非常工具人。

原來是主角的金手指。

主角這會兒還在江南待著當閑散少爺呢,寧倦不會再是個殺人如麻的暴君,主角也就沒必要再起兵造反。

陸清則心安理得地想,他搶個劇情不過分吧?

可惜原著裏並未清楚提及主角是在哪兒找到小世子的,好在有個大致範圍,陸清則回憶了會兒,才望向寧倦:“果果,幫我辦個事。”

敢這麽跟皇帝說話,簡直大膽過頭,寧倦卻很喜歡,笑道:“老師盡管說。”

“你找人去江南一帶,尋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原著裏小世子上來就是真名,陸清則也不知道他現在叫什麽,“他肩上有一個月牙形的胎記,武藝頗高。”

除此之外,也不知道還有什麽特征。

畢竟當初翻得實在太潦草了。

寧倦的眼眸深黑,盯著陸清則看了三秒,沒有多問,起身走到外麵,淡淡吩咐守在門外的長順:“叫鄭垚避開人過來,朕有要事找他。”

說完,又折回屋裏,衝陸清則露出甜甜的笑:“老師吃了嗎?廚房包了粽子。”

陸清則:“……”

他擰了下小皇帝的臉:“戴著兩副麵具嗎你?”

寧倦往他手上蹭蹭,笑眯眯的。

鄭垚很快秘密趕來了幹清宮。

聽完寧倦的命令,鄭垚正準備去安排人,安靜坐在一旁的陸清則忽然起身,將剛煮好綁在一起的一串小粽子遞過去,微微笑笑:“特征太少,範圍又大,辛苦鄭指揮使了。端午還要勞煩,吃點粽子吧。”

鄭垚跟在寧倦身邊幾年,為他暗中行事,再清楚不過小陛下對陸清則那點陰暗的獨佔欲,當即無聲嘶了口氣,一時不知道該接還是不該接,偷偷瞟了眼臉色難辨喜怒的寧倦。

片晌,才聽到寧倦平和的聲音:“老師送你的,就收著,呆愣著做什麽。”

……我怕您削我啊!

但鄭垚臉上不敢表露半分,接過陸清則遞來的粽子,彎了彎腰:“多謝太傅。”

大夥兒認識幾年了,多少也算朋友,陸清則總覺得鄭垚的態度有點奇怪,狐疑地看了眼寧倦。

後者正眼觀鼻鼻觀心,捧著杯熱茶在吹,等鄭垚退下了,才將茶盞推過來,一臉無辜的天真:“白毫銀針,頗為清甜,老師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