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若是站在了小皇帝那邊,小皇帝也不用再忌憚衛鶴榮背後的五軍營總兵樊煒。

問題就是,史容風會支持曾經背叛過他的皇室嗎?

當初那場戰役,衛鶴榮調了糧草去漠北支援,算起來,衛鶴榮還與他有過恩情呢。

或許就隻是來看熱鬧的,準備冷眼旁觀?

無論是衛黨還是保皇黨,一時都有點失眠。

但無論如何,漠北戰事已平,史容風回來合情合理,就算許多人不希望他此刻回京,也阻攔不了。

就在史大將軍南下回京之際,北鎮撫司對吏部原侍郎張棟的審訊也結束了,並向外透露出一個消息。

張棟和魯威供述出了一份名單。

這倆人私底下合作,魯威負責收取賄賂,擬升調名單,張棟負責背後拿錢辦事,睜隻眼閉隻眼審過,倆人配合多年,欺下瞞上,合作得相當默契。

現在大難臨頭,倆人實在沒有潘敬民那般的耐力,熬不過幾日就全交待了。

得知那份不知名的名單被遞上了南書房,京城頓時又多了一批輾轉難眠的人,生怕第二天還沒睡醒,那跟土匪頭子似的鄭指揮使就帶著人踹門而入了。

就在這樣的時候,陸清則也開始動作了。

他耐心地翻看完近年來的所有京察文書,開始了猝不及防地洗牌。

幾日之間,就有三四名司務和主事被錦衣衛帶走,罪狀確鑿,讓人無話可說,隨即便迅速安插進了新人。

一時之間,吏部眾官員惶惶不已。

誰都看得出來,小皇帝和陸清則這是在削減衛鶴榮的羽翼。

不過吏部接連出事,連原吏部侍郎都參與的這些事兒,卻找不出衛鶴榮的影子,無法對他本人造成傷害。

也不知道是衛鶴榮做得太幹淨,還是這些人都畏懼衛鶴榮,隻字不敢提他。

陸清則思索了下,還是覺得放過潘敬民這個證人實在可惜,向鄭垚借了幾個人,帶著林溪,去了趟刑部大牢。

潘敬民被帶回京城後,也不知道衛鶴榮是如何讓他翻供的,兩份供詞前後不一,他梗著脖子不肯認,死咬著是鄭垚屈打成招,刑部唯命是從衛鶴榮,一時間便讓審訊暫歇了。

陸清則帶著牌子來要見潘敬民,刑部的人不敢不讓,隻得把他放了進去,還想要再跟進去,卻被錦衣衛橫刀攔住,頓時又氣又惱,隻得趕緊派人去通知了向誌明。

大牢裏陰滲滲的,不過一回生二回熟,陸清則十分從容。

刑部對潘敬民倒也沒太過明目張膽地袒護,坐大牢的滋味並不舒坦,曾經高高在上的江右巡撫狼狽地縮在大牢深處,咒罵著在地上爬過的老鼠蟲蟻,看起來又瘦了好幾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