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 / 3)

“桂嬤嬤,你說那些人放生的魚啊,烏龜啊,是從哪兒來的?”

“自是有人捕捉來的。”桂嬤嬤笑了笑。

“這不是瞎折騰嗎?”鳳娘不以為然,慢悠悠地道:“這些魚跟烏龜原本在水裏活得好好的,為了其處人想謀得善心的美名,被人抓捕賣錢再放生回去,不但多此一舉,也瞎折騰那些倒楣的魚兒與烏龜。”

桂嬤嬤幾人無語凝噎,誰會想到這個?大家都這麼幹,想著放生能添福壽。

鳳娘也隻是說說而已,人皆隨眾,多嘴規勸隻會徒惹人白眼。

她順著迎風飄來的馥鬱香氣走過去,隻見幾株桂花樹開得燦爛,滿庭芬芳。

“真香,不曉得寺裏做不做桂花釀、桂花糕?”

冬月掩嘴笑道:“三小姐今日興致好,想到一出是一出,出家人豈能貪嘴。”

鳳娘莞爾,“出家人不也是凡人,素齋聞名京師呢,含嘴又怎麼了?這麼好的桂花落了滿地才叫暴殄天物,收拾好做成吃的,才是我佛慈悲,供養眾生。”

兩名丫鬟悶笑不已,唯嬤嬤勸道:“三小姐不可拿佛祖玩笑。”

“知道了。”鳳娘神情輕鬆,懶得糾結小事。

桂嬤嬤目光寵溺,搖搖頭沒有多勸,心想著,三小姐越來越有主張了。

做奴僕的也怕遇上爛泥扶不上牆的主子,三小姐這樣轉變,她們過日子才有盼頭。

今日的天氣很好,秋高氣爽,藍天白雲,微風拂麵。

鳳娘愜意地深吸一口氣,四下眺望,處處都是美景,普濟寺裏然名不虛傳。

不遠處有一座涼亭,她原想過去歇歇腳,可走近一些便發現亭內有人,亭外還有侍衛把守,因此她想也不想轉身便走。

“金三小姐!金三小姐請留步!”

略顯尖細的聲音伴隨著奔走的腳步聲而來,鳳娘心中一怔,這裏怎麼有太監?

回過身,果然是太監,她見過他跟在靜王身邊伺侯。

那太監躬身行禮,“三小姐,靜王殿下有請。”

靜王怎麼也來了?也是,今日是初一,鏡心大師會見三位有緣的香客,任誰都要來試試。

這位鏡心大師可是奇人,是普濟寺前任住持的關門弟子,現任住持的小師弟,不通俗務卻佛法精深,元徽帝晚年很喜歡召他進宮參禪。

每年四月八日的浴佛節,普濟寺人山人海,都是沖著鏡心大師開壇來的。

鳳娘帶著人跟那太監朝涼亭走去,十步外,靜王走出涼亭,身後跟著柳震。

她屈膝行禮,“見過靜王殿下,靜王殿下吉祥。”她身後的人全都跟著跪下。

靜王展顏,唇角微勾,“三表妹無須多禮。”

上位者謙和地以親戚關係稱呼,那是人家禮賢下士,鳳娘可不會沒腦地喊皇子為表哥,還是低眉順目保險些。

她又朝柳震行福禮,“柳大公子安好。”

柳震回了一禮,“三小姐安好,今日可巧了。”

他看過去,隻見一位明豔少女正微笑著,清麗怡人,讓人瞧著便舒心不已。

她願意對我笑呢!柳震心裏頗為意外,更多的是歡喜,內心深處心花朵朵開。

靜王目光微閃,心想養在姑祖母膝下的嫡女就是不一樣,十分伶俐。

他心情大定,從此對金鳳娘很有好感。

靜王問候了大長公主,鳳娘溫聲軟語的回答。

涼享內還有幾位權貴子弟,如清平王府的世子穆麟,林鄉侯府的嫡幼子邵定海等人。其中科舉出仕的便隻有楊修年,隻不過靜王沒發話,他們不好冒犯武信侯府的小姐,便靜靜地待在涼亭內。

楊修年心裏有說不出的憋悶與酸楚,他是心悅金梅娘,但作夢也沒想過要迎娶庶女當正妻。

家裏兩尊大佛壓著,他好不容易說服母親請官媒去提親,三番兩次暗示武信侯府將金梅娘記名成元配嫡女,好讓親事體麵些,沒想到大長公主竟不應允。

今日母親也帶著妹妹和表妹來上香,若能見上大長公主一麵,或許有轉機。

他當初頭一回見到武信侯府的二小姐和三小姐時,隻見金梅娘眉似柳翠,眼若秋水,清雅如蓮,正是他夢寐以求的佳人,令他一見傾心,動情之時,哪會計較是不是庶女。

相對的,年紀小一些的會鳳娘麵若朝霞,膚如凝脂,酷似大長公主的眉眼自有一股張揚的傲氣,顯得她姿容明豔,不是他喜歡的柔情佳人、氣質才女。

但是當靜王牽紅線時,他並不排斥娶一門貴妻,也好壓一壓那些氣焰高張、欺他沒父兄幫襯的族老宗長。他可是嫡長房的宗子,又是三代單傳,那些伯公、叔公已經算是旁支了,卻扭成一股繩對準長房,若不是他才學好,被聖上點中探花,族長恐怕真的敢奪了他宗子之位。

在這個時時有人準備藉機生事的時光中,楊修年真心覺得自己不容易。

他需要娶貴女為妻,心裏又舍不下金梅娘,幾次透過妹妹的手以詩傳情,越發覺得金梅娘是他的夢中情人,上次大長公主壽辰才忍不住有了假山幽會,誰知竟會被靜王抓包。

同樣是大長公主的孫女,隻是訂親的物件換成金梅娘,他沒有得償所願的欣喜,更多的是害怕太子和靜王對他失望,說他德性有虧。

而那位貴女如今近在眼前,他卻不得親近了,反而是他向來不看在眼裏的柳震,被靜王帶到金鳳娘麵前,看她笑容淺淺,氣質淡雅從容,竟沒了初見麵時的張揚。

楊修年的眸子染上一抹暗沉,感覺自己虧大了。

他依然心悅金梅娘,但娶一名庶女太配不上自己了,那些旁支族親肯定會笑話他。

就在楊修年見到鳳娘,心生懊悔時,她也注意到他的存在,但她連多看他一眼都覺得噁心,直接當沒看到,正好大長公主派人來尋她,便回歇息的禪室去了。

第四章 金梅娘的婚事(2)

更新時間:2017-08-08 17:00:03 字數:5217

禪室裏,大長公主正在接見訪客。

鳳娘未進門,就聽見裏頭傳來笑聲。

祖母很習慣被人奉承了。她在心裏暗笑,打眼一瞧,屋裏多了四名女訪客,綺羅粉黛中,除了中年的楊夫人,其他三位都是十四歲到十六歲的少女,頭上珠翠燦然,打扮得貌美如花。

看到前世的婆婆、小姑和兩位夫家表妹,鳳娘的眼底凝結成冰,小臉上卻綻開一朵柔美的笑花,姣美動人,妍麗無雙。

楊家的四名女眷看到她隻覺眼前花了花。

“祖母。”鳳娘溫柔撒嬌的依偎在大長公主身旁。

“鳳丫頭來了,見見楊府女眷,你二姊的婆家。”

鳳娘給楊夫人行晚輩禮,和三位姑娘互相行禮。

楊夫人對金鳳娘十分驚豔,花容月貌宛若出水芙蓉,打扮得清麗大氣,光是一枚牡丹花的紅翡玉墜壓裙,價值便勝過三位姑娘身上的釵環,不禁想著,這如果是自己的媳婦該有多好啊,肯定嫁妝連城,再也不愁拿不出好東西應酬兒子的上司與同僚,再瞧瞧大長公主對嫡孫女的親熱勁兒,楊夫人第一百次暗罵兒子蠢,深恨金梅娘狐媚勾引她的兒子。

鳳娘先是打量楊錦年,一身打扮清新嬌俏,眉目靈動璀璨,似一隻百靈鳥。

前世她很聽楊修年的話,在楊錦年及笄後,磨著大長公主作媒,讓楊錦年風光嫁進靜王府,做了靜王的側室,等到靜王登基的小第二年,楊錦年便因生子有功被封為“錦妃”。

慢慢的,楊夫人的腰杆子因為女兒而挺了,轉而對她越來越苛刻,嫌棄她生不出兒子。

嗬嗬,今生沒人牽線,看看楊錦年還能不能嫁進皇家。

另一位高挑的少女餘英荷,是楊夫人娘家庶姊所生的女兒。那庶姊跟楊夫人的感情向來和睦,由於嫁得並不好,生病臨終前,心想丈夫一定會續弦,便將餘英荷託付給楊夫人。

楊夫人雖喜歡外甥女的乖巧聽話,但給兒子當正妻是不夠格。不過若她願意委身作妾,多一個人幫兒子開枝散葉也好,至少知根知底。

餘英荷從十歲開始便養在楊夫人身旁,沒有想過要離開楊家,畢竟前呼後擁的日子過慣了,怎麼會甘心回去燒柴煮飯?

她穿著一身湖綠色的綾羅衫裙,上麵朵朵的荷花襯得她整個人都亮麗起來,如裏回到餘家,哪會有鑲玉鳳蝶鎏金簪,哪會有紫瑛石手串。

鳳娘回想前世她死之前,生了兩名庶子的餘姨娘代掌中饋,整個人都招搖了起來,恨不得將最好的首飾照三餐輪流戴一遍。

她在心裏歎了口氣,目光落在容貌氣質上佳的牛芳泉身上。

若說金梅娘是楊修年的真愛之一,牛芳泉便是真愛之二,都是柔弱型的。

或許婆媳自古便是隱形的敵人或對手,楊老夫人中年喪子喪夫,楊夫人青年守寡,兩人唯一的希望都放在楊修年身上,指望楊修年功成名就,並且最孝順她們。

兩尊大佛都怕楊修年脫離了自己的掌控,最好的辦法便是在楊修年身邊安插自己的心腹,眼見楊夫人接餘英荷養在身邊,楊老夫人也不甘示弱,把娘家的一位侄孫女牛芳泉接進府陪伴她,也好跟楊修年日久生情。

鳳娘記得還有個奶娘的女兒如雲,如今已是楊修年的通房。

可惜餘英荷和牛芳泉都隻是識字而已,不似金梅娘能吟詩作詞,有才女之名,前世才能成為楊修年心頭的那顆朱砂痣。

今生金梅娘要嫁進楊家和這幾位“姊妹”相處,鳳娘眼中閃過一分曖昧不明的笑意,這些人明明身處出塵脫俗的佛門淨地,追求的卻是凡塵繁華的世俗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