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三房母女霸道無恥(1)
更新時間:2017-08-08 17:00:04 字數:3157
六月中旬,豔陽高照的好日子,端足了姿態的柳三太太終於請官媒說親,柳況和薛丹桂訂下婚約,立了婚書。
到了八月初八,秋高氣爽,柳世子和樂平縣主的嫡長女柳潔出閣,一百二十抬的嫁妝有一半是忠毅伯補貼給大孫女的,柳三太太眼紅不已,告訴柳三爺,待柳汐許了高門,也要忠毅伯拿出一半嫁妝。
柳震大方地送了一箱西洋貨給柳潔添箱,柳三太太又胸悶不舒服了。西洋貨不是稀罕物嗎?他送的那一箱怎麼看都比薛家送來賠禮的那一箱大。
柳震問過鳳娘了,鳳娘知西洋貨是新鮮物,卻沒有特別喜歡,所以他便送出去了。
柳潔嫁給高家三公子,親戚多,妯娌多,給一箱西洋貨,方便她日後作人情送禮,樂平縣主和柳潔都非常高興。
鳳娘額外添了兩套赤金鑲寶石頭麵,算是交好樂平縣主,畢竟她是當家主母。
柳世子和柳潔、柳泉均訝異柳震夫妻的慷慨,畢竟他們早已分家。
飽嚐人情冷暖的柳世子滿眼含笑地和柳震下了一下午的棋,柳潔姊弟深感他們比三房那家人好多了,不會見人家好就嫉妒,見人家不好就鼻孔朝天,都內心感激。
樂平縣主則是帶著鳳娘忙進忙出,鳳娘此番終於將伯府的親友、女眷全認識了一遍。這對於新媳婦而言是極為重要的人情往來,樂平縣主等於代替婆婆的角色手把手教會鳳娘如何立足於親友之中,風娘心裏感激,抄了一冊食譜作回禮。
至於柳三太太則忙著出風頭,順便含蓄地告知眾親友,她家況哥兒不是年底便是明年開春娶媳婦,大家記得準備啊!
忠毅伯府熱熱鬧鬧的,等三天後柳潔回門完,家裏的喜慶氣氛才淡了。
鳳娘特別留意了一下柳潔的陪嫁丫鬟,回事處江管事的養女碧桃果然沒有跟隨柳潔陪嫁去高家,反而留了下來,調去柳泉屋裏作二等丫鬟。
看來江管事不簡單,通常小姐的貼身丫鬟隻要不犯錯,會有三條不錯的出路,其一,年紀比小姐大了好幾歲,有的由父母求恩典嫁出去,成為自由人,或是許給府裏的小夥子,小姐出嫁時一家人當陪房跟過去;其二,年紀跟小姐差不多大,陪嫁最後成了姑爺的通房;其三,許給姑爺家的僕役長隨作媳婦,幫小姐拉攏夫家的下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糾葛,奴才、丫鬟之間也會明爭暗鬥,有靠山的便能在主子身邊伺候,沒靠山的所有髒活、索活都會落在身上。
像碧桃這樣貌美伶俐的丫頭,倘若父母真心疼愛,求主人恩典除去奴籍,嫁給外頭的小商戶或小地主為妻,暗地裏又有忠毅伯府的招牌護著,不怕地痞流氓欺負,小日子肯定能過得有滋有味,算是最好的出路了。
怕就怕一顆心太大,舍不下府裏的花團錦簇、亭臺樓閣,夢想著有朝一日也能綾羅加身、錦繡堆砌,翻身作主子。
鳳娘支著腮翻看一卷遊記,回想著前世金梅娘如何談到碧桃這丫頭。
冬月端著一碗紅棗銀耳湯來,笑道:“大奶奶又在看大爺自個兒編的遊記?這都看三天了,且歇一歇,桂嬤嬤親手燉了甜湯。”
鳳娘接過蓋碗,隨意道:“女子不方便出門遠行,看些書增廣見聞也好。”
她喜歡翻閱《武林舊事》、《東京夢華錄》、《元和郡縣圖誌》一類的書,上麵記載了那個時期的地理風貌、自然習俗、民間的吃食與娛樂等等,十分有趣。
柳震跟隨忠毅伯在天府之國住了近十年,忠毅伯為了強迫他練字,讓他每日寫一篇生活記事,一開始全篇廢話,但慢慢長大,見聞多了,他開始記錄自己每日的所見所聞,比如遊成都武侯祠,描述他對諸葛亮的景仰,哀歎劉禪在位四十一年,亡國後還“樂不思蜀”,慶倖劉備廟中的劉禪塑像被丟出駢了,亡國之君哪配享百姓香火。
比如,遊李白故址隴西院,詩人在這裏一麵讀書,一麵練劍術,時稱“五歲通六甲,十歲觀百家”。
比如,遊峨嵋山的點點滴滴,怎麼去的,怎麼回來,看到哪些景色,吃了些什麼,又如何將酈道元的《水經注》找出來看,才知“然秋日澄清,望見兩山相對如峨嵋,故稱峨嵋焉。”是以蜀國多仙山,峨嵋世難匹。
像這樣類似遊記的日誌非常多,還有日常生活的描述,例如祖父過生日時如何熱鬧、過年時的歡樂、元宵燈會、民間百戲藝人的奇術異能……等等
柳震觀察敏銳,描寫得十分生動有趣。
鳳娘嫁過來後,柳震發現她愛看這類閑書,頓生“誌同道合”的知己情懷,喜孜孜她將一箱子的日誌搬出來,挑挑揀揀湊成一套三冊,自掏腰包印了三十套,純粹是自娛之作。
鳳娘見獵心喜,當成寶貝一樣捧著,自己留兩套,武信侯府送了兩套,父親那兒連著生日賀禮一起送去,兩位姊夫家也送了,愛看不看隨意。
柳震見嬌妻如此捧場,厚著瞼皮也給太子和靜王各送一套,太子沒表示,靜王卻誇他彷佛在寫一幅有趣的蜀地風俗誌,沒去過的人都會心生嚮往。
靜王誇獎了,那群紈褲好友即使看書就愛睡,也帶禮品上門求一套回去。
柳震樂得合不攏嘴,他也不忘將愛妻的《三字經》圖文畫本印刷出售,順手賺了一筆給愛妻添私房錢。
楊修年收到書後,隨意翻了翻便丟在一旁,他都尚未將自己的詩文佳作印成書冊,柳震那粗人怎麼好意思!就憑他肚裏那點墨水,要不是投胎投得好,這輩子不是泥腿子在田裏刨食,就是在飯館裏跑堂。
反而是金梅娘無意中發現塞在書架角落的三冊書,好奇翻了一下,越看越入迷,帶回自己屋裏打發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