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希望(1 / 2)

唐詩宋詞元曲,宋末元初,故國懷念的作品不少,詞曲尤多,五言句在這個時代並不出彩。而且正氣歌這首詩曲調平淡直白,多是典故,少了曲折,與詩仙詩聖比起來,實在算不得上佳之作。

但,詩作最高不在文而在神。正氣歌一篇,去掉了文藻修飾,唯正一字而已。

看世界文明,多少消亡在曆史塵灰當中,唯有中華,炎黃不絕,究其原因,正氣不絕而已。

所以這首詩詞念出之後,即使是肖幫主和道士這等心誌堅定之人,也會因為一首詩而滿眼淚,雖為不落,心中卻是滄桑。宋亡三年,南人未曾絕過複國之望,其中艱辛自然不說,更讓人心寒的是不知自己所作所為有何用處,眼見的元人坐了天下,眼見的元人兵強馬壯,眼見的身邊同袍一個個死亡,心比身累,如果不是文天祥還未投降,他們這些人說不定早就支撐不下去了。

肖幫主含淚問道:“小兄弟,何處學得此詩?”

“這是文丞相的詩。”趙楓說道,他未想過做詩人,也沒想走感性路線,那就不要竊取前人牙慧的好,而且這首詩這麼有名,剽竊要遭天譴的。

“文丞相?”道士抹去眼角,有些不高興。“何出此言,文丞相的詩詞我都有抄寫,可未曾見過此詩,這等詩,即使不托丞相的名,也可成為名作。”

趙楓不知道的是,正氣歌寫於1281年的夏天。現在還是四月份,估計詩還在文丞相的腹中。趙楓沒想通關節,但也要解釋:“兩位,這的確是文丞相寫的。我跟的百戶是大元世家子弟,他家在牢中有人,記得這首詩,某次百戶喝醉了酒念出來。我聽著覺著好,心中默默背下。”

這話說得不盡不實,道士繼續追問,趙楓咬死是自家百戶傳出來的。肖幫主不關心這些,聽聞趙楓有文丞相的消息,等著道士追問不出什麼的時候,急忙問道:“文丞相,可好?”

趙楓哪兒知道文天祥的近況,還好正氣歌前麵有一段前序,又記得關於文天祥的事跡。想了想說道:“文丞相不太好,囚在禁室當中,不見天日,吃穿用度自然不好,蒙人雖不鞭打丞相,也未讓他勞作,但卻用丞相妻女來磨他的心誌,時常還派些大官遊說。文丞相過的不好。”

肖幫主閉眼,想著若換成自己於這處絕境當中又是如何,想來不是早就尋死就是瘋了吧。文丞相入大都已有兩年,關在不見天日的禁室當中,而且大元皇帝還不停的對你說,隻要你跪下來,我就讓你做大元的丞相。大宋已亡,再無什麼前朝忠誠,也沒了道德上的束縛。投靠大元,順應天意,是這個時代多少文人的選擇,他們自稱為識時務者為俊傑。

世間雖大,隻有文天祥一人在堅持,也隻有此種人物,才能成為為中華脊梁。

想到這,肖幫主給趙楓鞠躬:“謝先生。若不是你說,我等差點誤了大事。”

趙楓剛剛也是心情激動,才吟詩,現在看肖幫主的模樣,才醒過來,應該保住命了吧?不過趙楓那顆心還沒落下去,那邊的牛鼻子老道一絲動搖都沒有,虧得這麼感人的場麵。

“肖大,莫要聽著小兵胡話。你終究是元兵,為的保住性命來誑我們。若照你的說法,文丞相是救不得了。既然如此,留你無用,殺了算了。”

趙楓有點氣,道士好歹是出家人,怎麼天天喊打喊殺的。“你個道士,我啥時候說過不救文丞相?我隻是說你們這班魯莽的救文丞相,是害他。文丞相當然要救,不過得想個萬全之策。”

“說的輕巧。”道士冷笑道:“那你說說。若是無法,我殺你。若是有法,我服你。”

趙楓心裏滿是罵,自己又不是超人,能反穿內褲去大都一挑一萬救出文天祥。罵了幾句之後,趙楓冷靜下來,前麵說了一堆,讓這些人少了些許敵意,但是真不找出辦法來,自己小命搞不好還是要交代在這邊。

怎麼救了?趙楓揉著太陽穴,細細想到。他將自己所知道的曆史想了一遍,又參考看到的許多電視電影報紙書刊,希望能夠得到一些有用的借鑒。

還別說,真讓趙楓想到了。他猛的一拍頭哈哈大笑,雙手攤開,仰頭望天,默默自語之後,轉身麵對肖幫主和道士說道:“兩位,此處人多耳雜,能否移步到假山之下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