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羊入虎口

鄭太尉沒想到姚思遠居然會附和自己之議,大為驚奇。

他和姚思遠向來不睦,他是武人,喜歡直來直去,素來看不慣姚思遠這種肚子裏一百個彎彎繞繞的文人。

尤其是前兩天在勤政殿上,他和姚思遠還針尖對麥芒的進行了一場口舌之戰,在眾人麵前讓姚思遠大大的下不來臺。

沒想到今天他反倒力排眾議,一意支援自己,鄭太尉對此人的印象不由得略有改觀。

隻是他雖然直肚直腸,也聽出來姚思遠的話中有話。

他的用心也昭然若揭,就是想化解聖德帝對姚皇後心中的怨念。

至於聖德帝是否恕那姚皇後之罪,鄭太尉半點也不放在心上。

想那姚皇後不過是一介女流,身居後宮之中,古有明訓,後宮不得參政,就算是聖德帝放了她出來,諒那姚皇後也翻不出什麼花樣。

為官之道,講求的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鄭太尉雖是武將,也深通此理。

姚思遠既然當眾附議自己,自己也不妨送他一個順水人情。

當下便道:“陛下,姚思丞之言頗為有理,樂正毅身受皇思,不思精忠報國,反而叛逆謀反,此罪乃是誅九族的重罪,絕對不可輕赦,否則何以安下天人之心?招安一舉,萬萬不妥,還是請陛下降旨,老臣願意領兵,出城討賊!”

聞言,孟右相和宮鴻南不由對視一眼,暗道一句:老滑頭!

都說鄭太尉性格粗豪,有如烈火,但這番話卻說得很是巧妙。

他一句不提寬赦姚皇後,隻提到樂正毅,可言下之意,顯然是讚同姚思遠的主張。

大殿之上很多對姚皇後不滿的官員都暗自生氣,但是礙於鄭太尉在朝堂上的威望,都不便開口駁斥。

這正是姚思遠所要的效果。

鄭太尉的一句話,往往比大殿上這所有大臣們的話加在一起,更有用。

聖德帝對鄭太尉的尊重之意那是有目共睹的。

果然,聖德帝聽完之後,原本微微鬆勤的表情變得更加感性起來。

他往後背一靠,雙眼微瞇,看向大殿之外,顯然是思及姚皇後的種種好虛來。

大殿上群臣們屏氣凝息,靜待聖德帝表態。

“鄭老愛卿,樂正毅一事,究竟是戰是和,稍後再議。姚卿家所言確實有理,皇後的確曾經多次向朕進言,說那樂正毅有謀反之心,是朕一意孤行,沒有聽從皇後的勸告,至有今日之變。德喜,你速速派人前去曲苑清池,將皇後孃娘請回凰鸞宮安歇,並告訴皇後,朕下朝之後,就前去探望於她。”

聖德帝一言即出,朝臣們盡皆大驚,可礙於龍顏,誰也不敢勸諫。

姚思遠微微低頭,掩住眼中的得意之色,對著聖德帝倒頭下拜,大聲道:“陛下英明,臣替舍妹叩謝皇恩。”

“起來吧。”聖德帝神色甚和,抬手示意姚思遠平身。

他樵了樵繄皺不展的眉頭,露出疲倦的神色,緩緩道:“今日就議到這裏,朕乏了,大夥兒散了吧。”

他的目光在朝臣們中間轉了一圈,又道:“柳愛卿和姚愛卿暫且留下,朕還有話和你們說。”

群臣們齊聲唱諾,退出大殿,各自回府。

大殿中隻剩下柳丞相和姚思遠兩人,兩人對視一眼,都是默不作聲。

自上殿之後,柳丞相一直神色淡然,朝臣們主戰主和,吵得不可開交,他卻始終一言不發,忽聽得聖德帝將自己留下,他依然保持著鎮定自若的神情。

“兩位愛卿,都是自家人,就不必拘禮了。咱們去黛花園坐坐,喝喝茶,談談天,用點酒菜。”

聖德帝微笑著站起身來,對左右吩咐道:“去請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太子妃和柳愛卿也有許久未見了吧?正好藉此機會,好好敘敘父女之情。”

柳丞相聽到“太子妃”三字,眼前一亮,淡定的臉上終於露出喜悅的表情,躬身道:“多謝陛下費心。”

聖德帝嗬嗬一笑,又道:“姚愛卿也有許久不曾入宮,這樣吧,朕派人去請皇後,你們兄妹二人想必也有許多話說。”

姚思遠也躬身謝道:“多謝陛下。”

他和柳丞相再次互視一眼,都轉開了頭去。

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柳丞相雖然人為謙和,與眾朝臣們大多交好,但對姚思遠其人,他卻是看不上的。

隻是他二人均想,聖德帝為何單單留下他二人?又派人請了太子、太子妃還有姚皇後前來,這葫蘆裏頭究竟賣的是什麼藥?

聖德帝微微一笑,一反剛纔的煩惱愁容,吩咐太監傳膳黛花園。

柳丞相和姚思遠都心下惴惴。

二人並無功勞,皇帝無端端的賜下酒宴,恐怕來意不善哪。

姚思遠更是暗暗納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