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劉協因禍得福終登帝位(1 / 2)

諸葛亮急促道:“主公,咱們時間不多了,大丈夫當斷則斷,不能再優柔寡斷下去了!趁著咱們兵權在握,俺們可以驅使成都八萬精兵跟咱們一起走,就算是到了江東,孫權也不會小視咱們!”

對啊,老子還有八萬精兵!

劉備眼睛一亮,頓時振作起來,他明白這些士兵雖然現在軍心浮動,但是自己用嚴厲軍令約束下,他們也不得不跟著逃亡江東,隻要不跟劉璋照麵,這些士兵到了江東之後人生地不熟,隻能跟著自己一條道走到黑。

他們來時十幾個人,走時帶著八萬大軍,怎麼算也是賺翻了。

於是他下定決心,讓張飛關羽收攏士兵帶上必備的糧草,快速撤出成都。

若是時間充足他們還打算把城中富人夾持了一起逃跑,但是此時華夏軍距離成都僅有十餘裏,他們不敢造次,匆匆逃命而去,甚至都懶得搭理正在給劉璋哭喪做法事的顏良法正他們。

等楊明帶著劉璋跟大隊人馬趕到成都時,劉備大軍已經跑出十餘裏,楊明令趙雲帶領五千精兵前去追趕,結果在一處關口出遇到了障礙,諸葛亮令人將這個關口裏麵塞滿幹柴火油,然後一把火給點了。

蜀中地形就是這樣,到處是崇山峻嶺,關隘重重,易守難攻,很容易就能斷後,明知不可為的趙雲隻好等在哪裏,大火熄滅時,已經是三個時辰之後了,劉備軍早已經跑遠了。

等他走了數裏到達另外一個關隘時,果不其然又是烈火熊熊,趙雲隻能是望關興歎,隻能在哪裏等待。

諸葛亮懾於華夏國火器強大的威力,隻是設計阻攔追兵,並不敢跟他們接戰,趙雲一行就這樣慢慢走下去,一直追到長江邊才罷休,至此益州全境都過了華夏國。

楊明此次奪益州,可謂是輕鬆至極,當然這裏麵劉璋功勞不小,沒有他這個身份特殊的人才一路隨行,就算華夏軍有霹靂彈這樣的大殺器,可能也會因為在大山之間找不到道路而铩羽而歸。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大功臣,那就是劉備,沒有他這跟攪屎棍把劉璋趕跑,估計楊明攻益州,最少要推遲十年,到時候麵對益州上下一心跟他對抗,就算是拿下這一州之地,付出的代價也肯定會極為慘重,定會血腥無比。

事後楊明把趙雲留下,領兵兩萬駐守益州,這兩萬士兵就是原來張飛麾下那些人馬,楊明走時還特意給趙雲留下五百火射連石兵,以保證益州固若泰山。

此次因為沒有怎麼打仗,幾乎是和平接收了劉璋的原版人馬,楊明一下子獲得了大量人才,武有張任,嚴顏,法正,孟達,黃權,劉巴,吳懿,張翼等,文有張鬆,張蕭,龐義,吳蘭等人,相比偌大的地盤來說,這些人才讓楊明大有錦上添花之感。

為了益州長治久安,楊明一聲令下讓他們全部都合家遷往洛陽,至此劉樟在益州的勢力被連根拔起。楊明也用高官厚祿安撫這些人的情緒,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事實證明這樣做是正確的,顏良張任他們到了洛陽之後,全都為華夏國開疆辟土發揮出了重要作用。

此戰過後長江以北的土地全部落到了楊明的手裏,華夏國君臣竭盡全力謀劃,在為幾年以後攻伐江東做準備,隻要拿下江東一域,華夏國就會江山一統,為了實現這個偉大夢想,楊明麾下的眾多謀士不斷的討論,思索,持續了很多年。

此時的江東也不太平,劉備一行的到來,讓本就魚龍混雜的江東,更加混亂不堪,各方勢力齊聚此地,讓作為東道主的孫權又是歡喜又是憂愁。

本來孫權帳下有曹操,袁紹,呂布這幾方諸侯,還有劉協這個異類,他們在一起天天為各自的勢力範圍而勾心鬥角,誰也不服誰,首先誰為江東之主這個問題就難以解決,慢慢成了他們劍拔弩張的導火索。

後來大漢皇叔劉備的加入,徹底改變了這個局麵,為了自己的利益,劉備在諸葛亮授意下,極力讚成劉協皇帝執掌軍權,各路諸侯全部都歸他調動指揮,共抗華夏大軍。

孫權自然不同意,這樣一來差不多是要將他的江東讓給了劉協,如何能讓他甘心?

但如今的劉備雖然名聲不好,但是那八萬大軍可不是假的,因此說出的話既有份量,讓孫權不得不慎重考慮。

現在江東的兵力共有二十餘萬,劉備有八萬精兵,袁紹四萬,孫權三萬,曹操兩萬,呂布一萬,除此之外幾家水軍合在一處,還有四萬水軍,兩千多條戰船,話說原來曆史中,實力最弱的劉備,現在居然是他們當中兵力最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