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唯一能夠製約華夏軍侵略步伐的,不是這些野蠻人的抵抗,而是落後的運輸方式。
大部隊在這些未開化地區行軍動作緩慢,因此楊明交代他們每打下一地,就動用當地勞工修建建議的道路,以免華夏國給他們的補給送不過去,搶到的好東西運不出來。
如今何家豪麾下雖然士兵隻有三十萬,但是修路的勞工卻足有一百多萬,他們在少數華夏兵跟大量忠心的二狗子華夏兵的驅逐下,在茫茫原始森林裏開辟出一條條筆直的道路。
為了這些鞋地方的安定,楊明已經派出馬超率領五萬部隊幫何家豪打理後方,基本上他隻管像一把尖刀一般開疆擴土,後麵的事情就不用操心了。
需要修築的道路跟橋梁是如此之多,搞的華夏國用來製造Z藥的硝石礦數次告急。
好在華夏國盤踞的地盤足夠大,華夏城派出大量技術人員四處尋早硝石礦脈,最後接連發現數個大規模的硝石礦洞,這才滿足了要求。
而華夏國的煉鋼工廠跟水泥工廠也跟雨後春筍般在洛陽周邊快速增加,華夏國一年的鋼產量現在達到了一百萬噸,水泥更是達到了驚人的七千萬噸,華夏國科技部下屬的勞工足有百萬,夜以繼日的奮鬥在各個工作崗位上。
有了大量人力物力儲備,華夏國的公路再以每天一百多裏的速度在往前延伸,橫貫華夏國的東南西北。
跟何家豪部不同的是,司馬懿部在西征過程中因為天氣的緣故,動作要慢了不少,隻要進人後世蘇聯腹地,就會遇到那些惡劣的氣候。
西伯利亞的寒流讓他們每年可以正常行軍打仗的時間隻有半年,由於地廣人稀,可以抓來修路跟打仗的壯年男子也有限,因此跟何家豪神速開疆擴土不一樣,司馬懿那單薄的身體數次凍的大病一場,取得的戰果也十分有限,現在僅僅是打下控製了後世蘇聯全境。
還有歐洲很多小國家利用巨石修砌的城堡在跟他對抗,這些城堡堅固無比,就是重型霹靂彈效果也不理想了。
司馬懿送來信件說需要更大更多的霹靂彈,還有大量冬季防寒保暖的衣物,楊明都一一同意撥付給他。
看到司馬懿在信中泣淚控訴,西北極地一下雪數月都出不了門,冷的撒泡尿都能凍成冰棍,他們十分不適合哪裏的氣候時,楊明嘴角就徜徉起會心的微笑。
他心說司馬懿啊司馬懿,你不是狼顧鷹視嗎,你不是會韜光隱晦嗎,老子不怕!老子不但要用你,還要把你當牲口使喚!你小子就在哪裏好好幹把,不把歐洲全境給老子拿下來,就別想回國!
用邪惡狡詐的司馬懿來對付歐洲人,也算是楊明的一大妙招了。
這小子雖然有點心術不正,但是工作能力還是不錯的,數十萬鮮卑戰俘現在正在修建洛陽城通往歐洲的大道,現在已經修建到貝加爾湖附近了,等道路修通了,楊明還想乘坐馬車到歐洲遊覽一番呢。
鑒於這個時代用馬車運輸的局限,楊明早已經憑借記憶畫出了蒸汽機的構造,讓馬鈞這個大才費盡心力的研究。
而馬鈞果然是天縱奇才,隻用了數月時間就製造出了第一台蒸汽機,但是因為工藝原因運轉了幾下就零散了,這家夥現在每天隻睡三個小時的覺,領著數百工人在做第二台蒸汽機。
他讓趙靈兒負責研究塑料橡膠之物的應用,讓黃月英負責研發火射連石的改進,跟火炮技術的研究,如今的科技部有大量皇家學院的學生加入,搞起這些科技研究來得心應手,大大加快了華夏國新式武器研製的速度。
黃昏時分,長江岸邊,楊明帶著阿墨,跟眾將一起來到赤壁旁邊的小山上。
放眼望去碧波蕩漾波濤洶湧,長江岸邊全是紅色頁岩,夕陽照耀下更是血紅一片,冬日的長江跟夏日沒有多大區別,唯一不同的是夏季岸邊鬱鬱蔥蔥的樹林,現在不少樹葉殘敗凋謝,倒是有大量蒼翠的青鬆跟挺拔的柏樹,依舊在西北風吹拂下急促擺動,在寒風中嗚咽掙紮著。
“皇上,萬事齊備,隻等你一聲令下,咱們十艘巨大的連環船據可以出發攻擊漢國水師了!”蔡瑁在一旁抱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