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當小皇帝十五歲時, 周陌為他挑選了一名品貌兼備的世家貴女大婚,並且在大婚之後的第一個早朝便毫不猶豫地交出了手中的權柄, 督促小皇帝親政。
朝堂眾人紛紛失色, 完全沒有想到周陌竟這般沒有絲毫貪戀權勢之心,而小皇帝更是在早朝之後將周陌傳到了禦書房, 望著他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周陌微微一笑, 語氣誠懇:“臣早就說過, 臣做這一切,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天下百姓。陛下您會是一名好皇帝,而臣的年紀有些大了,精力不復以往, 也是時候該將這大梁朝歸還給您了。”
小皇帝抿了抿唇,望著周陌耳邊冒出的縷縷銀絲, 想到他多年的悉心教導,聲音不由哽咽:“攝政王心懷天下,朕……甚是感念……”說罷, 他站起身來, 對著周陌深深一揖——周陌自小教導他為帝之道, 他向對方執弟子禮也並非與禮不合, “今後, 還請攝政王多多幫扶於朕。”
“臣必竭盡所能。”周陌連忙還禮, 復又笑道,“以後, ‘攝政王’一詞可千萬不必再提。陛下莫不是想要置我於不義之地?”。
小皇帝自知失言,不由破涕為笑。
與小皇帝說了半天“心裏話”,周陌終於徹底卸下了“攝政王”這一沉重的頭銜。
介於他如此“識相”,親政的小皇帝必然會對他心存感激、多加照顧,起碼幾年間不會來找他的麻煩,而他隻要看著小皇帝坐穩皇位便可真正完成任務、自在逍遙了。
——而事情也的確在按照周陌的想法發展。
小皇帝是周陌用心教導出來的,手段自然非同一般,很快便對各項政務上了手,做得有模有樣。
三年後,周陌繼歸還大權後再度於早朝之上扔下一枚炸彈,表示自己身體有恙,希望能辭官歸隱,而與他同時辭官的,還有工部尚書白緞。
此時此刻,白緞已經真正將雍容沉穩刻入了骨子裏,原本年輕時的他隻有在緊張的時候才會板起臉來、氣勢強硬,但經過這麼多年的官場磨練,他已然學會了如何將那股高深莫測的氣質收放自如、處變而不驚。
雖然年近不惑,但白緞卻仍舊被譽為大梁朝第一美男子,一舉一動、乃至穿衣打扮都會引得眾人競相模仿,隻是卻無一個人能擁有白緞的三分風采。
他與周陌一個貌若潘安、俊逸風流;一個鐵骨錚錚、權勢滔天,都是梁朝女子們最想要嫁的意中人,然而即使成為了無數女子的春閨夢裏人,他們也沒有流露出半分結婚的意思,一直彼此扶持著走到了現在。
如今,哪怕是民間,也到處流傳著兩人的逸聞野史,甚至他們相識相知相許的經歷也被極善於想像的百姓們誇張了數倍,然後編入戲曲詩歌之中,贊頌他們的品格高潔、為梁朝做出的貢獻,還有那份同甘苦、共富貴、百折不移的深情厚意。
多年的經營下來,周陌與白緞已然成為了大梁朝的中流砥柱,他們一手促進了大梁的復興,將自己深深刻進了文武百官與平民百姓的心中。
小皇帝本不想應允兩人辭官,畢竟倘若一旦失去二人,就連小皇帝自己也有些心中沒底。
但周陌與白緞態度堅決,小皇帝苦勸無果後終於不得不妥協,但卻要求兩人隨時向朝廷彙報行蹤,萬一朝中出現麻煩,小皇帝還有求教的地方。
在答應了小皇帝的條件後,周陌與白緞終於辭官,攜手遊歷大江南北,真真正正做了一對神仙眷侶。他們一路不僅遊山玩水,還會體察民生民情,一旦遇到貪墨腐敗的官員便出手懲治一番,被當地百姓們感恩戴德,甚至留下了不少動人的傳說。乃至於那些因為天高皇帝遠而肆意妄為的本地官員們也收斂了起來,生怕什麼時候便被行蹤不定的周陌夫夫摸到了老巢、揪了小辮子,丟官又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