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劍俠之助 東行洛陽(下)(1 / 2)

王越自己雖然有幾位子女,但藝業皆無大成。因此,一心癡迷於武學的王越對這三位入室弟子非常疼愛,三位弟子也都是王越撫養長大、傳以一身武藝,遂情同父子、父女。

王越入室弟子今有三人,但門生卻極多,盛時曾有四五百人相從學藝。諸門生中,尤以史阿、言昔成就最高,其武藝可相比於入室弟子。

周洛倒還不知,其實在真正的曆史上,曹操的兒子魏文帝曹丕就曾隨史阿學過擊劍,可以說,曹丕都算得上是王越的徒孫。

在當日滅門之時,師兄妹三人恰周遊論劍於外,及回東都,王家已毫發無存,悲憤交加之際,大弟子白雁與王越門生史阿、言昔三人趁數日前山東諸侯起兵討董、呂布領軍出虎牢之際行刺於董卓,不想事敗,白雁被削斷左臂、言昔身負極重的內外傷,狼狽逃回;而史阿也就此下落不聞。

聽罷“師姐”伊闕的敘述,周洛總算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想不到曆史上還有這一節。不過,略一思想也就釋然。董卓暴佞,想置董卓於死地的人可謂數不勝數;也正因如此,董卓才會把呂布牢牢地帶在身邊、形影不離。不過這最終也給王允等人可乘之機,以致成功策反呂布、誅殺了董卓。

周洛感歎劍師王越的遭遇,也同情其門下諸人。大師兄白雁本是性情孤傲之人,卻因此一役失了左臂,變得消沉;這位躺在草堆裏的言昔,也行將就木。對於此,周洛除了說些“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無關痛癢的話安慰安慰之外,也隻能徒歎奈何。

看著天色漸晚,小女俠水心逮回了大師兄白雁。晚上一群人隨便湊活著弄了些野物幹糧充饑後就草草安歇。

時至半夜,言昔師兄內傷發作,昏迷間吐血不止,將及黎明,終究抵不過重傷的折磨,氣息絕盡。一群人哭哭啼啼鬧了半夜,周洛也感傷一個大好英雄就這麼去了。

到第二天天明,一群人草草安葬了言昔,周洛也忙得膽顫心驚,自己這是第一次親自為別人料理後事,與言昔相識不過一日,雙手觸及那冰冷的身軀總感覺有陣陣襲人的寒意。倒是靈兒,絲毫不懼,或者說是麻木。周洛心也明白,這是亂世,就如昨日在途中遇到的那些碎屍時,靈兒好像也沒有太大的反應,想來人家對這些東西司空見慣了。

商量起進京的事時,一群人難以決斷,白雁這個樣子恐怕會多生事端,況且他行刺過董卓,萬不可拋頭露麵;而周洛必須盡快進京,因為他知道,現在的時日對自己來說非常珍貴,不可錯過一切機會。

洛陽是第一選擇。因為這裏是董卓的地盤,要想離開董卓勢力範圍,先不說出不出的去,單那數百裏的路程自己怎麼過去?

而且,去洛陽的話,則可以見機行事,行為董卓遲早要身死人手,如果自己經營巧妙,還可以撈個誅殺國賊的功勞。董卓身死也就在192年,往後時間還很長,自己大有可為。

所以,周洛定下心思,這一趟必須到洛陽,然後結交王允等反董之士,參與誅殺董卓一事,以謀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