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這出有點過分,但他執意要打壓。
性子是把雙刃劍,不分場合地用,那是傻逼。
王克奇瞥一眼沈南逸,對方坐得端正,從頭到尾不參合。似也要看一出戲,看看魏北和辛博歐的演技誰更好。
看看今日,魏北到底能不能跪下去。
氣氛有一瞬僵硬。辛博歐特有眼力見兒,推開椅子走過去。
“我先來。”他說。
年輕人笑得特陽光,露出一排整齊白牙,好看得要命。
主題是“跪著掙紮的人生”,辛博歐幾乎沒考慮,直直地,就跪下去了。他麵露痛苦,模仿《哈姆雷特》經典劇段,反復拷問自己的靈魂。
魏北第一次直麵辛博歐的演技,不得不承認,對方確實是努力敬業的。無論是臺詞功底,還是情緒投入,辛博歐做到了精準切換。他眼含淚花,仿佛就置身鏡頭前,置身在舞臺上,置身於電影裏。
辛博歐能精準地解析每個神色表達的情緒,每句臺詞透露的含義。他更像為表演而生的機器,不會犯錯,幀幀完美。
“我不曾見到陽光,不曾感受溫暖。我在泥濘裏掙紮,在灰暗裏蹣跚。我以為,以為會有人來拯救我。我等著,等著。卻從未有人吝嗇一眼......”
臺詞自由發揮,辛博歐臨時編的。他的臺詞為了劇情和情緒而服務,不是推著劇情走,而是此時“他”該這樣說,就隻是這樣說。沒有丁點可解讀性,僅僅是看著美。
王克奇努力讓自己看進去,兩分鍾後,眉頭擰得似麻繩。他瞥一眼洪老師,後者麵色不怎麼好看。
老實說辛博歐的演技沒問題。該眼含淚水,眼睛就發紅。
該展示臺詞功底,一點也沒含糊。該跪的時候,噗通一聲跪下。幹脆利落。
可是沒有“神”。沒有真情在裏邊。
但其實很容易想明白,一個從小到大生活得順風順水的人,你讓他怎麼去體會“跪著掙紮”,怎麼去體現“跪著”,還要“掙紮”。
辛博歐從沒掙紮過。他隻能演,不能表現。這是不同的。
等辛博歐結束,洪賦帶頭鼓了個掌,算以示鼓勵。於是眾人目光再次落於魏北身上,沉重的,像一座山。硬要壓下他的根骨。
沈南逸在等。王克奇在等。洪賦在等。
辛博歐有點等不了:“魏北,你去呀!”
魏北卻似黏在凳子上,站不起身。辛博歐見他不動,急促地再催幾聲。
快去呀!快點!老師和王導等著呢!
多年後,魏北再回想今日。他依然能很清晰地記起當時心情。他那時恍然明白,考演技、出題目,根本就是個幌子。隻不過是洪賦見了他的傲氣,所以要打壓他,教育他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