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策仔細回想了一番。
原主一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
當時剛把家裏最後兩畝好地賣了,和趙有才家裏正式鬧翻了。
說不要趙有才他們管。
那時候正是春耕的時候。
於是自己爭著一口氣,直接在村裏找了人給他種這兩畝地。
六叔家裏兒子多,勞動力也充足。
就直接找了去。
當時說好了工錢,讓六叔家裏幫忙照看到莊稼成熟,再幫忙收割。
又給了錢六叔幫忙買種子。
先預付了種莊稼幾天工錢後。
六叔一家幫著他把種子先種下去了。
但是後麵一段時間,原主壓根就對田地不聞不問。
六叔家裏找了他一次,也沒找到人。
這也不知道趙策是什麼個意思。
想起趙策這風評,又剛和村長家裏鬧翻。
六叔一家怕自己收不回工錢。
於是幫著照看了兩天後,沒拿到後麵的工錢。
就不再管了。
要是換了別人家,他們肯定不會這麼做。
畢竟莊稼人一年到頭,就指望著這點田地交稅,養活全家人。
旁人家就算沒有工錢,說一聲,肯定也會順便幫著照看一下。
但是這趙策嘛......
一天天的不拿正眼看他們,他們還要免費給他幹活。
他們肯定是不願意的。
所以這事,六叔也不怕。
就算莊稼是農家的人命又怎麼樣?
你沒給夠錢,那我也沒必要給你白白幹活不成?
最多村裏的大家說糟蹋了種子,浪費田地而已。
就算他大伯是村長,又怎麼樣?
更不用說。
趙策這人臉皮子薄。
肯定不會因為這事,自降身份,和他們農家人吵起來的。
六叔跟大家說了事情的緣由後。
果然剛剛怪六叔說不找趙策說清楚的人,也隻嘀咕了一聲“你這確實有點不厚道”。
然後就準備回自己田裏幹活去了。
有個人,則說著冷言冷語。
說趙策不懂田地的事情,讓他趕緊回去關上門讀書,別來田裏搗亂。
耽誤大家幹活。
又說趙策這人,一點都不厚道。
想要人家給他白幹活。
六叔聽了他的話,也得意了起來。
看著站在麵前的趙策,直接反將一軍。
“那多幹兩天的工錢,我也不找你要了。”
“你自己家裏的地都不上心,這事也不能怪我。”
“你一個讀書人,想必也不在乎這一點秋稅。”
“我田裏還忙著,就不招呼你了。”
說完。
三兩口把自己碗裏的飯扒了,挽起褲腳就要繼續下田去。
六嬸有些為難的說:“趙策啊,這......”
“我們家裏也不少活計要幹,實在是不好給你家白幹活。”
趙策看了六嬸一眼,簡直被氣笑了。
原主雖然迂腐了一點。
但是從來不曾占過誰的便宜。
找人幹活,那更是按照城裏工錢的標準找的。
工錢給夠不說,地裏的活還少。
就這,還給他白白浪費了兩畝地?
不說鄉裏鄉親的,他還是個讀書人。
到時候自己一人得道,整條村都是有好處的。
其他人家,本來就是要幫忙照看一下田裏的莊稼的。
古代的很多宗族,為了供養自己宗族的年輕人讀書。
讓他們能安心讀書,不記掛家中的事情。
基本都會派族人,去把他家裏的農活都承包了的。
雖然他們村子也沒富裕到這個程度,可以直接讓族裏的人白幹活。
但是六叔這做法,難道就真的讓人無可詬病?
想起那比人還高的草,趙策的語氣,就不禁冷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