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後世的做法。
借來的錢拿去投資,獲得更多利潤才是最好的。
大明如今也沒有什麼可以投資的項目,隻能用在基礎建築上。
不過趙策想,自己先前預想過的鐵路,似乎正好可以趁此機會開始鋪上?
雖然如今蒸汽機沒有搗鼓出來。
可趙策記得,一開始的鐵路,本身就是用馬拉的火車。
就算是馬拉火車,其實也比普通馬車運輸更快捷方便。
等到後麵蒸汽機製作出來後,再換成蒸汽火車就更方便了。
既然朝廷要借錢,那肯定不會隻借一點就了事。
這借來的一大筆錢,有盈餘的。
用來發展交通,確實是最合適的。
“從京城鋪設鐵路到邊疆......”
“這其中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
“隻是要耗費的錢財有點多,恐怕朝廷的諸位又要心疼銀子了......”
趙策喃喃的說道。
從南到北,有大運河,有海聯通。
可北方,就隻能靠內陸運輸了。
先把鐵路架設起來,就可以大大降低從港口到邊疆的物資運輸成本和時間。
也更方便朝廷控製邊疆。
從技術上來說,北直隸範圍屬於華北平原。
要鋪設鐵軌的難度並不算高。
唯一要的,就是足夠的鐵和人力。
至於人力......
如今國朝正要發展海運。
以前漕運係統多出來的那麼多苦力,他們會因為海運的發展而逐漸丟失手中的飯碗。
正好來一個大工程,把這些多餘的勞動力都接收了。
“嗯?鐵路?”
朱厚照在一旁聽到,疑惑的問著。
“鐵路是何物?是要拿鐵去鋪路?”
“你方才說借來的錢財直接放進國庫是浪費。”
“所以是要拿來做這個?”
朱厚照一番猜測,倒是全都說對了。
趙策笑道:“不錯。”
“如今我們大明鐵庫有不少往年積累下來的陳鐵,可以先把這部分陳鐵消耗完。”
“屆時隨著鋪設鐵路的技術上去後,鋼鐵產量也會慢慢的增加上去。”
“殿下,還記得我先前與你說過的燒開水不?”
“如果我們能研究出用燒開水的方法就能運動起來的器械,那麼這鐵路,就是必須的產物。”
“如今科研所雖然人還不多,但臣覺得,先研究這個應當是可以的。”
“就你先前說的,用水蒸氣推動的車?”
朱厚照想起那天趙策說的這個,就覺得心情一下子澎湃了起來。
“成,那你趕緊帶人研究去。”
“我這便去找父皇商量借銀子的事情!”
朱厚照高興的起身,完全不複來時的頹靡。
整個人都精神起來了。
“殿下,等等。”
朱厚照剛走到門口,卻被突然喊停。
他好奇的回頭,等著趙策接下來的話。
趙策說:“鋪設鐵路這事,不能用以往的勞役製。”
“得用雇傭製。”
“咱們大明老百姓給朝廷幹活,朝廷不能當做理所當然。”
“得給他們發工錢,不能像以往一樣動輒打罵。”
朱厚照對趙策這個說法也沒什麼異議。
苛刻百姓的,其實基本都是底下的人。
他們這些上位者,其實心中對百姓還是體諒的。
他點頭道:“我會與父皇商量的。”
“實在不行,我與你親自去督工。”
說完,便高高興興的離開了。
借錢的事情。
不能拖!
得趁早規劃!
早點把錢拿到手,就能早點對付那些邊關的韃子。
而且還能鋪設趙策說的那些鐵路,還有燒開水動起來的車。
......
朱厚照走後。
趙策也還在思考著剛剛自己與朱厚照說的話。
發行國債,在這時候是肯定能行得通的。
至於餘下的銀錢拿去鋪設鐵路,這個估計有點難辦。
畢竟這些都是貴重的鐵,就這麼扔在荒郊野外。
對那些不明事理的官員來說,就等於是浪費。
畢竟如今的鐵,普通百姓要用一些,都得到專門的地方去申請。
百官的反對,還有百姓可能的偷盜,都會是一個隱患。
不過想想,這些事情,就得等朝廷自己去解決了。
定下保護法,多加巡邏等辦法,應當是能杜絕不少這樣的情況發生的。
趙策在後麵的時間,暫時把要編寫的算術書放在一邊,專心想著剛剛和太子殿下說的那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