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帝一巴掌拍到桌子上,打斷了朱閣老的話,其他人也不敢再出聲。仁和帝善於平衡,偏向沈賢妃母子,但這並不說明他心中沒公道。沈榮華狀告胡氏有理有據,而胡氏則有胡攪蠻纏的意味,還把王忠為國效命拿出來說事兒。事情發展到這種地步,他若再不做定奪,林楠肯定不饒他,天下百姓也會非議他。
“張府尹。”仁和帝見張府尹應聲出列,把那份財物產業明細扔給他,“你安排人清算胡氏霸占的林閣老夫婦的遺產,還本帶利歸還她。”
“臣遵旨。”張府尹揀起那份明細,長長鬆了一口氣。
胡氏急了,跪爬到龍椅下麵,嚎叫道:“皇上,把我的產業連本帶利給了她不公平、不公平,若沒有我苦心經營,那些產業根本不能維持至今,不能……”
“皇上、皇上。”一名執事太監一溜小跑進殿傳話,顯然有急事。
“又出了什麼事?”仁和帝也怒了。
“回皇上,王岕帶紫山書院數十名學子在午門外鬧騰,請求皇上廢除給他和端寧公主指婚的聖旨,還說若皇上不廢除這道,他們就不讀書,都削發為僧。”
大長公主重哼冷笑,說:“紫山書院設立近百年,最近很不消停呀!王岕真有號召力,他先是率紫山書院的學子為萬智一家討公道,逼著皇上下旨削去沈氏的封號,把沈氏關進大牢。今天,他又逼皇上廢除與端寧公主的指婚聖旨,還以削發為僧威脅。若皇上再準了,說不定哪一天他就要率學子來逼皇上退位了。”
聽到大長公主這番誅心之言,大殿上又一次寂靜無聲。胡氏瞪大眼睛看著仁和帝和大長公主,剛剛聽說王岕帶諸學子來抗議,她很高興,覺得兒子來為她撐腰了。而此時,她的得意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從心底衍生的擔憂和恐懼。
“擬旨:朕先前給王岕和端寧公主指婚的聖旨廢除,他們能各自婚嫁、互不幹涉,欽此。”仁和帝看著執筆太監寫好聖旨,蓋上大印,就讓來傳話的太監給王岕送去了。他又與大長公主用眼神交流的片刻,就端起一杯茶來喝。
沉默了一會兒,大長公主敲著幾案說:“王岕也該拿到廢除指婚的聖旨了。”
仁和帝點點頭,拍響禦案,說:“將王忠打入死牢,將胡氏收監,查抄王忠府上,所得資財產業先歸還沈氏,餘者登記造冊,歸入國庫。將其子女入得力仆人全部看押,等待審問處置,將王岕削發為僧,打入西山寺,永世為僧。”
“臣等遵旨,皇上英明。”
胡氏嚇傻了,她反應過來,剛要嚎叫,就被兩名侍衛堵上嘴拖走了。王忠一家就這樣在京城的舞台退場,不管是大殿的臣子還是後麵偷聽了吳太後等人,都驚呆了。接下來,他們要做的事就是趕緊擇清與王忠一家的關係,隻怕被連累。
“謝主龍恩。”沈榮華給仁和帝行了禮,又轉向大長公主,“謝大長公主。”
大長公主微微一笑,“先別謝,接著告,等著想看好戲的人謝你。”
沈榮華聽出大長公主的言外之意,遲疑片刻,行禮說:“小女明白。”
接下來,沈榮華要告的人分別是朱閣老、孟少卿,還有順天府、大理寺和刑部那些不作為的官員,另外還有紫山書院和國子監不務正業的學生和教授。仁和帝下旨處置了王岕,就震懾了紫山書院和國子監的學子教授。相比朱閣老等高官,那些學子教授都是小人物,被人利用,讓他們明白是非,他們也就不敢再造次了。
聽到大長公主讓沈榮華接著告,眾臣子就知道這也是仁和帝的意思。因為萬智一家的案子,弄得朝廷很被動,這些人欲發得寸進尺。仁和帝是懷柔有餘、殺伐不足的君主,大長公主可是鐵腕之人,有她在,再猖狂的人也要規矩三分。
朱閣老不敢看仁和帝和大長公主,看向沈榮華的目光明顯透出示弱及求和的意味。沈榮華對此視而不見,她很清楚象朱閣老這一類人的秉性,他們示弱是暫時的,隻要給他們喘息的機會,他們就會反撲,到時候要粉身碎骨的人就是她。
她今日告禦狀是必會改變朝堂的格局,多少年後人們說起來還心有餘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