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呂雉走進寢帳,虞姬連忙迎了上去,“姐姐,我要回去了,不然大王該發脾氣了!”
呂雉強作笑容,說:“妹妹,再歇息一下,你本來身子骨就弱,昨天又受了驚嚇,折騰那麼久,肯定很疲憊。早晨天冷,等中午暖和了我就送你回去。”
“可是……”虞姬還是有些猶豫。
“你不要擔心項王那裏,你姐夫一早就去鴻門了,他自然會向項王報平安的!”
“因為我的事情,還麻煩姐夫跑上一趟,真是不好意思!”虞姬反倒覺得有些愧疚了。
呂雉尷尬地一笑,說:“他們男人有軍國大事要商量,我們女人不懂。來,姐姐剛學了一個軍中飲酒時玩的遊戲,我來教你!”
“好啊!”虞姬又像一個小孩子一樣高興起來。她知道劉邦去鴻門向項羽報信了,心完全放了下來,全神貫注地跟呂雉玩起了遊戲。外麵形勢的風起雲湧她毫不知情,身在暴風眼中的她反倒最逍遙,不知這是一種幸福,還是悲哀!
曹無傷知道劉邦要去鴻門與項羽消除誤會的時候,腦袋立刻就大了。如果劉、項之間彌合了嫌隙,自己就死無葬身之地了。他從眼前的種種跡象判斷,劉邦應該是知道了項羽要出兵攻打霸上的消息,但對自己告密和做內應的事情還不知情。
“現在該怎麼辦?”那名一直參與謀劃的親信問道。
曹無傷的眼睛裏露出兩道兇光,“你確定劉季隻帶一百人去鴻門?”
“我親耳聽到的,他交代樊噲說人數不能太多,一百人左右。”
“好!你去把軍中最可靠的兄弟召集起來,組成一支五百人的奇兵,全部換上便裝。由你親自帶隊,在霸上到鴻門的路上埋伏起來,截殺劉季。劉季一死,劉、項兩家的仇怨就解不開了,到時候難免一戰,我們的計劃就算成功了!劉季,項羽那個匹夫殺不了你,那就隻能由我出手了。”
“那我去辦事了。主公,您要小心!”親信掉頭出去,留下曹無傷獨自待在帳中。他不自覺地握繄了佩劍的劍柄,成敗就在一線之間,贏了,就是錦繡前程;輸了,就是萬劫不復。
劉邦的車隊在白雪皚皚的大地上馳騁,天高地遠、大雪茫茫,這支人馬成了寥廓天地間的一道風景。起初,兩個人都沉默著沒有說話,後來車翰碾過一塊石頭,車廂顛簸了一下,兩個人的腦袋撞到了一起,彼此揉著額頭,對視一眼,哈哈大笑起來。
車廂裏沉悶、昏抑的氣氛一掃而空,劉邦道:“子房,當初我們在投靠楚王景駒的路上相識,景駒被項梁擊敗,我們又一起轉投項梁。那時,你還是我的廄將(軍馬科科長),後來,你追隨韓王成,做了他的司徒,去復興韓國。我西征途中,你說服韓王成支持我進軍關中,又到我身邊為我出謀劃策。這次要不是你在項羽身邊有項伯這條生死攸關的人脈,我恐怕要在睡夢中被項羽砍下腦袋了。這真是緣分啊!是上天要你來幫助我。如果這次我能躲過一劫,你就留在我的身邊吧!我們共創大業,同享富貴!”
見張良低頭不說話,劉邦大方地擺擺手,說:“你是韓國貴族,一心復國。人各有誌,我不會勉強你的!但你的大恩大德我會永遠銘記在心,一定要設法報答!”
張良道:“大王是天授之人,前途不可限量!子房一生的願望就是輔佐帝王,成就一番名垂青史的功業,如何不想留在大王身邊呢?隻是復興韓國的使命還沒有完成,等我助韓王重建韓國之後,一定會回到大王身邊,聽憑差遣。”
張良還有一層心思,隻是沒有說出來。同患難未必能共富貴,麵對劉邦,他有一種感覺:一旦劉邦坐穩了江山,開國功臣未必會有好結果!但這是一種莫名的知覺,說不出什麼理由來,卻又讓人篤信不疑。這也是讓張良猶豫著不肯歸附劉邦的原因之一,雖然劉邦的人格魅力像磁鐵一樣吸引著他。盡管韓王成看上去沒有劉邦這樣的帝王氣魄,但他讓人感到安全,沒有威脅。
劉邦忽然問道:“你總說我是‘天授之人’,有什麼根據啊?不會又是什麼麵相大富大貴、頭頂有帝王氣之類故弄玄虛的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