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悠一家跟叔叔一家都會到奶奶家一起吃年夜飯。胡敏跟嬸嬸賀和平下午就到奶奶家開始忙著準備年夜飯,中午的時候王思涵就從小池子裏撈了兩條魚,處理好後一條醃上鹽炸得金黃擺在一個大碗裏,這叫做看魚,按照本地的風俗這條看魚一直要擺到正月十五才能加點作料煮來吃,表示這一年都有餘,剩下的那條給做成了大家都愛吃的酸菜魚,燉上豬腳,爆炒個豬大腸,再加上水煮雞,梅幹菜蒸扣肉,臘味合蒸,墨魚豬肚湯,自家地裏的一些蔬菜,這頓年夜飯很豐盛。
奶奶在堂屋的方桌上加了個圓桌麵,把燒好的菜按照農村的風俗習慣擺好,紅紅綠綠的一大桌子菜在電燈的照射下看著就很有食欲,不像往年隻有煤油燈看都看不太清楚,一大堆人稍微擠擠坐了下來,大人們邊吃邊聊天,叔叔一年到頭都在外麵做事,也隻有過年的時候大家才能聚到一起,奶奶還把自己釀的米酒溫好端了上來,大人都是一人一杯,邊喝邊問叔叔在外麵的一些事情。小孩子可不管大人在說什麼,眼睛隻盯著桌子上的美食,一雙雙筷子夾得飛快,個個吃得滿嘴流油,一歲多一點的王郴坐在嬸嬸的腿上看大家吃得歡快自己伸著小手也去夠桌上的碗筷,嬸嬸退開了一些並把麵前的碗筷挪開了,這下小家夥不幹了,癟了癟嘴要哭,最後夾了個蛋餃把蛋皮剝下來塞到他嘴裏才罷休。一頓飯吃得大家都很盡興。
吃過年夜飯,胡敏跟賀和平忙著收拾好桌子,打掃幹淨地上,奶奶則把早就準備好的糖果,瓜子,花生等零食拿出來擺好,由最大的王玉帶頭,一群小孩子給爺爺奶奶磕頭領壓歲錢,爺爺奶奶一視同仁都給發了兩毛錢的壓歲錢,連小不點王郴都有,大家都高興地把錢裝到口袋裏,到時候可以去小賣部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大人圍坐在炭盆旁邊閑話家常,坐著守歲,小孩子則拿出買的花炮到場院上去放,首先就是一人一根彩珠筒,一字排開站好,用事先準備好的香點燃引線,“咚”的一聲,一團彩色的火光衝上天空後,“啪”的一聲炸響了,四五個人手裏的彩珠筒同時衝出彩光發出炸響,在本來還算安靜的村子裏顯得聲音很大,引來了村裏的其他小孩,大家圍在一起笑鬧說笑,評價哪個升的最高,哪個顏色最好看,接著就放小蜜蜂,點燃之後往地上一扔,它就噴出煙花開始在地上轉圈移動,一群孩子跟著移動的花炮笑鬧,不時因為花炮突然轉向而發出尖叫聲,降落傘放在地上點燃後會“咚”的一聲衝出火光,然後一個紅色薄紙做的降落傘就會飄飄悠悠地落下來,小孩子一哄而上過去撿,王悠也眼疾手快地撿了一個。等到花炮放完後大家又玩了一會兒,才各自回家,王悠玩了這麼一會兒花炮就覺有些累了,跑進屋裏湊到媽媽麵前聽大人說話。
夜漸漸深了,王悠趴在媽媽的膝蓋上迷迷糊糊的什麼時候睡著的都不知道,她是被一陣劈裏啪啦的鞭炮聲驚醒的,遠遠近近的也傳來一陣陣鞭炮聲,坐起來才發現自己和衣睡在奶奶的大床上,穿上鞋子走到外麵才知道快十二點了大家都在放鞭炮關財門,這是本地的風俗,十二點之前要放一掛鞭炮關財門,十二點過後要再放一掛鞭炮開財門,果然過了一會兒就看到爸爸拿著一封百響的鞭炮出來,用煙點燃扔到門口,一陣劈裏啪啦過後,升騰起一股青煙。這關財門跟開財門的鞭炮是有講究的,要一口氣響完,中間不能斷,不然就不吉利,預示著來年財路不順,因此大家都會把買來的鞭炮放在做飯後留有餘溫的灶台上,免得鞭炮有潮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