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星問道:“這麼說的話,出馬和薩滿其實沒什麼關係了?”
小老頭說:“倒也不能說完全沒關係,但薩滿是薩滿,出馬是出馬,這兩者不是一回事。”
他這一說,眾人都來了興趣,剛好也走累了,我便指著前麵一塊空地,說道:“咱們去那邊休息一下,喝點水,然後麻煩您老人家,跟我們講講如何?”
小老頭看了看,說:“我看你們幾個,也都不是普通人,既然有緣相遇,那我就給你們講講,到底什麼是薩滿,什麼是出馬。”
這一下我們都大感興趣,於是來到前麵空地,拿出水來,大家坐在一塊石頭上,聽這位小老頭講故事。
他告訴我們,薩滿教其實是一種古老的原始宗教,源自於自然信仰,廣泛流傳於中國東北到西北邊疆地區阿爾泰語係的民族中,包括滿—通古斯、蒙古、突厥語族。
通古斯是北亞地區的一個語族,但不是一個民族,嚴格來講是一個民族共同體,因為通古斯語稱巫師為薩滿,故得此稱謂。
中國曆史上的契丹、女真、蒙古、滿等等北方少數民族,都是薩滿教的信奉者。
當然了,薩滿是中國的一種特定稱謂,實際上這也是一種現象的通稱,並非指某種特定的宗教。
從廣義上來說,薩滿信仰作為一種民俗現象,曾經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個大洲,海地的巫毒術、印第安的圖騰崇拜、古凱爾特的德魯伊等等,全都是薩滿文化的體現。
所以,薩滿教並不是一種統一的宗教,沒有共同供奉的神祗和統一的宗教組織,它隻是一種自發的民間信仰活動。但各地區各民族薩滿教信仰的精神內涵、祭祀形式和活動方式等方麵,有著相當程度的相似性或一致性,所以統稱為薩滿教。
薩滿教形成於原始公社後期,具有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包括祖先崇拜、圖騰崇拜和自然崇拜,信奉萬物有靈和靈魂不滅,有著全氏族參加的宗教節日和宗教儀式,薩滿作為神靈的代理人和化身,具有通神的能力,可以為本族消災求福。
可以說,薩滿教的興起和發展是古老而漫長的,到了清代,薩滿教與藏傳佛教結合在一起,被當時的清政府立為國教。
雖然現在大清早就忘了,薩滿教幾乎在長城以南銷聲匿跡,但在東北地區,尤其是滿族、鄂倫春族、達斡爾族等,一直還在信仰薩滿文化。
而且,薩滿教的祭祀方式,占卜方式,也都有著一套相對完整的體係,還有一些咒語,都是口口相傳下來的,作為一種文化來講,十分具有研究和傳承價值。
所以說,目前的薩滿教,嚴格來說早已不是一個宗教,而是一種文化現象,它起源於民間,發展於民間,在現代社會沒必要討論薩滿存在的意義,這實際上已經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了,也的確是被官方承認的。
接下來,再說說出馬和薩滿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