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七夕這話說的很堅決,讓我不由有點對她刮目相看。
肥龍忍不住問:“你打算怎麼幫她實現這個願望?”
夏七夕說:“這個嘛,目前還沒想好,等我想到了就告訴你們!”
我和肥龍都笑了起來,這個夏七夕有時候真是孩子脾氣,嫉惡如仇的,還挺可愛。
到了太原,他們先是帶我去吃了本地菜,逛了寧化府,還想要帶我去平遙古城,還有五台山去看看。
對於這兩個地方,其實我也是向往許久,尤其是五台山,我家掌堂大教主胡天龍就是在這裏修行得道的,我早就想來,隻可惜機緣未到,一直沒機會。
所以我覺得,這一次的山西之行,可能就是機緣到了吧?
不過在去五台山之前,要先在太原本地逛逛。
他們第一站就帶我去了晉祠,沿途肥龍告訴我,晉祠原名叫做晉王祠,始建於北魏前,是為了紀念周武王的次子叔虞及其母邑薑後而建造的,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
周武王是周朝的開國之君,周文王之子,也就是封神演義裏的姬發,這個唐叔虞也不是姓唐,他是姬姓,名虞,字子於,封地唐國,後改為晉國,所以曆史上也稱他為唐叔虞。
他是晉國的開國諸侯,後被追封為晉王,也就是晉國的始祖。
所以,這個晉祠實際上就是晉國的宗祠,距今已有1500多年。
隨著曆史的推移,這座晉祠也經曆了多次的擴建和修葺。從北魏到唐、宋、元、明、清,每一個朝代都在這裏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這些印記不僅體現在建築的風格上,更融入了晉祠的文化內涵中,使得晉祠成為了一個集儒、釋、道於一體的綜合性古建築群。
這種多元文化的融合,讓晉祠在曆史的長河中曆久彌新,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以上這些,都是肥龍告訴我的。
他本來還滔滔不絕的想多講一些,我說你快別說了,不然這一章又過去了,以後誰感興趣自己來看吧……
但是,該說不說,這晉祠確實有點看頭,不但有國寶級的古建築,也有不少傳說和故事,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千年時光,探尋曆史古跡。
過多的遊記我就不寫了,最有意思的是這裏麵有一個關帝廟,別的地方我都是簡單看看就走了,唯獨這關帝廟,我駐留了很久。
其實,這個地方叫做昊天神祠,是晉祠最大的一組道觀,由玉皇閣、三清洞、關帝祠、玉皇閣部分組成,以供奉玉皇大帝為主。
玉帝全稱“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故名昊天神祠,而民間因為這裏是關帝廟舊址,所以一直也叫“關帝廟”。
當時我進了這座關帝廟,先是拜了拜,然後抬頭看看關帝神像,忽然就有一個感覺:關老爺沒在家,但是在旁邊的虛空之中,卻有著一個皂衣使者坐在那打瞌睡。
這個就很有意思啊,我就盯著那裏出神,夏七夕見我半天不動,走過來問我在看什麼?
我沒有回答,笑了笑,然後拉她出去,走到院子裏才悄悄告訴她還有肥龍,裏麵坐著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黑衣小帽,看起來好像是一位判官,或者是負責文書的官吏。
在他的麵前有一張書案,上麵擺著一些卷宗,但他好像沒啥事做,用一隻手杵著腮幫子,在那裏打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