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整頓軍馬(中)(1 / 3)

次日,微風徐徐,天朗氣清,嶺南三郡進入七月流火的幹燥期。

懷英等交接完賞賜物品,送走馬謖後,召集了僚屬,兩組各自彙報了考核結果。

戰鬥序列,考核合格者共計八百人,不合格者兩百餘人,其中,射藝一百人、騎術一百人、槍戟二百人、盾牌三百人、火器一百人。

非戰鬥序列,考核合格者一百二十餘人,不合格者三十餘人。

又經過一整天的討論之後,初步確定了各隊設置將校、人數、職責等諸事。

戰鬥序列中又分為兩類。

即:各烽火台、哨卡共二十四個,各設十戶長一人,總設城防校尉一人,佐校尉三人。

由鄭南關任城防校尉,李茂、程虎和新考核且有二級戰功的羅成任佐校尉;由程虎領一隊負責巡邏;統兵三百五十人,配給雜役一百二十人,合四百七十人。

設建製隊列五隊,每隊設校尉一人,佐校尉二人。按馬弓手十人、步弓手十人、大刀手十人、長槍手二十人、盾牌手二十人、火器兵十人,雜役二十人,軍醫兩人,獸醫一人,合一百餘人。

第一隊,由譚千秋任校尉,謝鷹、朱奇任佐校尉;

第二隊,由陳文任校尉,陳武、張江任佐校尉;

第三隊,由張幹任校尉,高丙、阮小二任佐校尉;

第四隊,由劉羽任校尉,新考核且有二級戰功者阿斯那、方敏任佐校尉。

第五隊劃歸鄭南關,即程虎的隊伍,暫設佐校尉。

......

非戰鬥序列設五司:

軍需武備司,設校尉一人,佐校尉二人,由李四任校尉,萬三千和懷英舊部有二級戰功者王成武任佐校尉,雜役三十人,常備民夫六十人。

副城管理司,設校尉一人,佐校尉三人,由巴斯巴任校尉,吳德才、牛大膽、狗蛋兒任佐校尉,雜役三十人,由狗蛋兒帶領招募尋藥隊、牛大膽帶領招募采礦隊。

旗令烽火司,設校尉一人,佐校尉兩人。由陳文兼領校尉,塞斯典任佐校尉,統領傳令官六人,負責日常傳令;由陳武兼領佐校尉,統領探馬六人,負責刺探敵情。

訓練教化司,設校尉一人,佐校尉三人。由譚千秋兼領校尉,由謝鷹、柳百川、新考核且有一級戰功者樊傑任佐校尉,各隊佐校尉以上,皆是訓練教頭。

軍紀考功司,設校尉一人,佐校尉兩人,由鄭南關兼領校尉,由從烽火台和哨卡考核的十戶長李嚴、匡正任佐校尉。

非戰鬥序列,設總政官,位同校尉,暫由懷英自領。

隊伍設置和人選確定後,又製定了相應的規章製度若幹,最為主要的是頒布新軍紀七斬。即:

不服將令者,斬;

騷擾地方者,斬;

奸汙民女者,斬;

妄殺百姓者,斬;

殘害同袍者,斬;

謊報軍情者,斬;

依大漢軍紀當斬者,斬。

......

懷英為了收買人心,又把土垣大營核準的戰功、賞錢按照三七分,進行了封賞。

鄭南關,譚千秋、李茂、程虎、謝鷹、朱奇、羅成、李嚴、匡正、萬三千、巴斯巴、圖倫鍔、柳百川賞二級戰功各一個;

陳文、張幹、高丙、陳武、劉羽、張江、阮小二等加賞二級戰功各一個,合每人各兩個二級戰功;

餘下各十戶、佐校尉等均加賞一級戰功一個,普通士卒,參與戰鬥者據實加一級戰功,無功者賞錢一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