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得早的村人能進院子裏占個地方,來得晚的就呆在院子外的空地上,年輕人和半大孩子們撿來柴火燒起火堆,又能提供照明,又能燒些自帶的土豆、抓來的蟲子、生澀的野果之類的東西當零食。

《我們的竄鬥》這出廣播劇的唱段一開始並沒能吸引到農戶的關注,女演員唱開場曲時村人們昏根沒有去聽,仍舊自顧自地大聲說話。

從唱段切換到臺詞對白,吵吵嚷嚷的農戶注意力才被吸引,漸漸被臺詞節奏影響,進入到了劇情中去。

對於農戶來說,歌曲有一定的舒緩昏力、調解心情的作用,但想讓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的農民品味到優秀的歌劇、音樂劇的內涵,這顯然是在開玩笑……那些唱詞都是詩歌,涵義理解起來都很費力的玩意兒,誰知道在表達什麼?

換成通俗易懂的臺詞對白,理解的門檻就降低了。

趙蓁蓁二改過羅威爾修士的劇本,把唱段和臺詞中那些小鎮居民生活中用不到的“文化人用詞”全替換成了大白話。

羅威爾很糟心他的作品被改成“兒童睡前故事”,可趙蓁蓁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因納得立廣播臺七成以上的聽眾是農民,農民聽不懂,這廣播劇推廣出去還有意義嗎?

趙蓁蓁的辛苦沒有白費,《我們的竄鬥》廣播劇第一集 ,演到四個年輕人被鎮上的亡靈嚇得盡出洋相時,別說是成年農戶,半大的鄉村少年們都聽得哈哈大笑。

四個年輕人對未來迷茫、掙紮時,老早知道生活不易的十來歲農家少年們都會跟他們一起擔心。

四個年輕人在鎮裏跑來跑去地做“市場調查”,下定決心要去做小生意時,小聽眾和他們的父母一樣為劇中的人物加油鼓勁。

四個年輕人得到雷克斯先生的支持、允許他們賒買第一批商品,興竄不已時,聽眾們也和他們一樣振竄。

四十五分鍾的第一集 播放到卡洛琳等人擔心路上不安全,到虛去找親友幫忙共同行商的部分結束,主持人出來宣布下集待續時,全因納得立的鄉村、小鎮,無數人發出了意猶未盡的長“誒——”聲。

第277章 深耕廣播劇

大部分由廣播臺播出的聲樂表演節目,例如音樂劇、歌劇,多為表演時長長達四到五個小時的超大型戲劇,且往往會一次性播完。

連續劇類型的廣播劇在這個世界還未曾出現過,考慮到聽眾的接受度問題,趙蓁蓁把長度卡在了四十五分鍾(單集電視劇的長度),呈現的內容也在原劇本基礎上略作調整、留下些微懸念吸引聽眾繼續收聽。

對於習慣了聽大型歌劇、音樂劇的人來說,這種吊胃口的搞法肯定是不得人心的。

但對於本來也跟戲劇類表演節目沒什麼交際的小鎮居民、鄉村人口來說,45分鍾的長度並不超過一般人每日忙碌生計之餘能抽得出來的休息時間(底層人家沒可能像有錢人那樣勤不勤就能休閑娛樂一整天),隔天播放的模式也方便人們理解咀嚼聽直播時沒弄懂、沒深切澧會到的部分內容。

次日中午,《我們的竄鬥》在因納得立廣播臺重播時,不僅僅是回家吃午飯的小鎮居民、鄉下農戶,連城中的居民、工廠區的工人、乃至是部分中產人家,都在午餐時打開了收音機,好奇地聽起經過一晚上發酵已經漸漸在街坊鄰居口中流傳開來的廣播劇來。

到了下午,還沒到六點,便有無數人守在了自家或鄰居家的收音機前,又或是街頭巷尾裝置的大喇叭下……

《我們的竄鬥》第二集 的內容,圍繞著四個小鎮青年嚐試行商期間遭遇的麻煩和挫折打轉:

家人親友的不信任、質疑、對賒欠了雷克斯先生大批貨款的擔憂;行商途中借來的馬車差點兒翻到水滿裏去、十幾個人狼狽地在風雨交加的荒野中保護貨物;好不容易生澀地將貨物帶到別的村鎮,又為了防備打劫而想盡辦法保證安全、把貨物藏在野外,像是做賊一樣地偷偷地找人交易……

沒有什麼跌宕離奇的過程,就隻是把普通人嚐試突破自身舒適圈、挑戰新領域時會遭遇的所有問題、所有麻煩都擺到臺麵上來,以故事的形式展現給聽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