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晏昭又吩咐了幾句,大聲說道:“諸位勇士,出發吧!”

眾人領命,隨即紛紛散開,朝四麵八方而去。

皇甫璽側頭對白銀月說道:“我們也出發吧。”

按照周王朝狩獵的慣例,第一天到第六天,都是自由狩獵,彼此互相比獵物的數目,以數量最多、獵到獵物最上乘的為勝者。

等到了第七天,眾人精力消耗的差不多時,卻將迎來最殘酷的比賽規則了。

每年的比賽規則都不同,今年的比賽規則,大家亦不曾知道。

白銀月對尋常的狩獵活動並不是特別的感興趣,但是因為聽說蟒山有靈狐,所以還是很期待的,甚至通過乖乖,向小火打聽過狐類的生活習性,打算尋到靈狐的洞穴,最好能夠捕獲一隻幼狐。

皇甫晏昭站在原地,看著所有的人都進入森林中,不由得嘴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意,在他的身邊,則是鎮守蟒山多年的應將軍。

應將軍年若四十多,長著一臉的絡腮胡須,看上去體格彪悍,穿著一件輕盔甲,腰間掛著一把大刀,背上則背著一柄黑色的大弓。

這柄黑色的大弓,可是應氏家族家傳之寶,用料珍貴不說,想要拉開這把弓箭,則需要極強悍的蠻力和巧勁才行。

在應氏,每任繼承人的選拔,不以嫡庶為分,而是以拉開這把黑色大弓為準。

“應將軍,我記得你家兒郎今年已經成年了吧?”皇甫晏昭出言問道,應氏身為皇室最忠誠的仆人,且常年鎮守蟒山這偏僻之地,想來沒有被皇甫璽的威信收服,所以皇甫晏昭可是把日後朝中大將的希翼,寄托在應氏身上。

應將軍聽聞皇甫晏昭問話,眼中便閃過一絲得意之色,他雖然身居偏遠之地,可是他可不傻,反而相當精明。一聽皇甫晏昭的問話,便已經猜到了皇甫晏昭的打算。

“回皇上的話,應氏兒郎今年成年的有六人,除了長子在閉關沖擊鬥氣七段中階外,其餘的人都散入狩獵人手中。”

應將軍恭敬的回答著,語氣中的驕傲卻是無法掩飾住的。

他最大的兒子今年不過二十出頭,就已經是鬥氣七段初階的高手,近些日子更是勤加修煉,試圖突破鬥氣七段中階。

皇甫晏昭聽聞後,眉宇中也閃過一抹喜意,便著重問了應將軍長子的情況。

應將軍本就以長子為榮,語言中更是誇贊了不少,令皇甫晏昭感到十分的滿意,當即覺得等皇甫璽毒發死亡之後,由應將軍的長子繼承大將軍之位,倒也是可以的。

而這幾年,正好可以好好磨練一下。

心裏有了這個打算之後,皇甫晏昭口吻突變,從贊賞變成嚴厲,說道:“少年人有傲氣是可以的,但是切記不可固步自封,除了修為外,兵法、為人處事,百般學問,都要一一學習才行。”

應將軍心中激動不已,大聲應道:“末將謹遵皇上旨意!一定會督促長子努力學習,不負皇上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