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肅的速度很快,在傍晚的時候,就帶著一小隊人馬秘密進了都城。
在夏國的朝廷勢力中,文有薛丞相,武有白將軍,這二人若是能夠同時擁護哪位皇子,那麼朝中阻力,便可降低到最小,登基便也能順順利利。
所以蕭肅進城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去見這兩位,試圖得到他們兩位的支持。
會麵的地方在通覽館,是內城的一處藏書閣,通覽館藏書豐富,給家境貧寒的學子提供借閱的地方。
幾人彼此見禮之後,分主賓坐下。
未曾寒暄,薛丞相便首先指著這四周,問了一句:「大皇子可知此地是何處?太祖設置的本意又是何意?」
蕭肅麵色肅穆,目光沉靜,張口便道:「此地自然是通覽館,夏國毗鄰廣袤海域,是以船業發達,海商眾多,海貨厚利,商人富裕,百姓紛紛趨利,重商輕農,就連仕途都少有顧及,為了改變這一局麵,為夏國培育出更多的有學之士,太祖下命在各地州城設下通覽館,其藏書豐富,供百姓免費借閱。」
「依大皇子所見,通覽館所發揮的作用如何?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
薛丞相接著問了一個問題,而這個顯然比之前的刁鑽很多。
蕭肅目光一閃,快速的看了薛丞相一眼,隻見薛丞相麵無表情,一雙老眼,卻蓄滿精光,讓他一看便趕緊移開,竟不敢直接對上。
「通覽館發揮的作用其實並不明顯,不過許多貧寒學子卻因此受惠不少,促進了他們讀書科舉的意願,依本王之見,自然有存在的必要,隻是有書無師的話,書本其意難解,亦是無用,不如在各地設置官學,不論商人、農人的子弟,皆可以免費入學。如此一來,夏國學子自然會增長數倍!」
薛丞相目光閃過一絲讚許,從這幾句話中,能夠看出大皇子是一個有遠見的人,但是他卻沒有明著誇讚,而是問道:「夏國連年戰亂,每年又要上交數額不少的貢幣給周王朝,如今國庫空虛,這官學的一應費用,該當從何處出?」
「夏國國庫空虛,但是商人富裕,況且這官學也是為了民生著想,朝廷振臂一呼,富商們自然要出錢出力,亦可以強令商人適齡孩童入學,十五歲以上,才允許其離學從商,若是如此,夏國便將出現一批儒商了。」
「儒商?」薛丞相心念一動。
前朝歷任皇帝,不是重農抑商,便是重商輕農,且不管是哪個政策,民間都要小亂一回,而蕭肅提出的儒商,卻將士和商結合在一起,農和商之間的矛盾,也無形中減少了不少。
蕭肅的這番話,就連坐在一旁旁觀的皇甫璽也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大皇子的想法果然不錯,隻是老臣希望他日大皇子依舊能夠莫忘初心才好啊。」薛丞相別有深意的看了蕭肅一眼,言語頗有感慨。
蕭肅自然明白這話裏的意思,連忙斂容肅穆的說道:「若能得丞相的輔佐,肅在此保證絕對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