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初成長偷聽牆角(1 / 3)

打那之後,許嬤嬤不敢輕易再動溫嬌,又過幾日,溫嬌被召回南書房,繼續陪同唐君意讀書習字。

她起初仍是心不在焉,還好表現乖巧順從,未惹九少爺生氣,而九少爺也像換了個人,對待她比之前和氣許多,打翻墨汁和瞌睡這種小事都不計較了,甚至在她學不會字的時候還會親手教她……連教書先生也覺得訝異至極。

入冬時分,唐君意告知她柳護院已將蕭氏接到甸州城,次日兩人便尋了個借口跟柳護院出府,見到了蕭氏。

蕭氏在溫莊受鄰裏照顧,雖身子不好,因溫嬌被賣唐府還上了一股急火,隻能撐著一口氣勉強度日,但幸好挨到了重見女兒之時。

柳護院找來郎中來看給蕭氏診症,說是常年累極的勞碌病,隻要多加歇息,免受寒風,再喝些止咳的湯藥便會有好轉,至此,溫嬌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放下。

蕭氏對唐君意自是感激不盡,卻想不明白緣由,偷偷問起溫嬌,溫嬌一時答不上來,便天真道:“娘親,外麵說九少爺‘魔頭轉世’當不得真的,九少爺著實霸道點,但他心地好,又明理,孩兒把被姑母誘騙的事跟他說了,他許是可憐咱孤兒寡母才出手相助罷。”

蕭氏並不知一個多月前溫嬌和唐君意私自出府被罰的事,想著,唐府在甸州城裏的口碑頗好,老夫人又是宅心仁厚之人,每逢年過節、操辦喜事還會派發饅頭、糕點、喜餅給窮苦人家,溫嬌在唐府做活也有陣子了,受唐家恩惠也在情理之中,隻是這女扮男裝做書童並不是長久之計。

溫嬌安慰道:“娘親,孩兒前些日子跟府裏的丫頭打聽了,說是隻要攢夠了銀兩,將賣身契從許嬤嬤手中贖回,就可離開唐府。”

蕭氏語重心長道:“唐九少爺待咱不薄,咱要知恩圖報,在你未到婚配年齡之前,便要盡心服侍,不可一心隻想著在他那裏討好處。”

溫嬌點頭,銘記在心。

柳護院那頭對唐君意言聽計的緣由除了兩人交情素來不錯,還與那晚在卿素院外迎頭撞見有關。唐君意猜柳護院許是戀上了三姐,卻因兩人身份地位懸殊無法結合,隻能趁天黑偷偷幽會。

唐君意心知他倆必是話本中所說的“苦命鴛鴦”,但事到臨頭,他無法,隻好借機利用一下。

自這大鬧一通後,溫嬌便在唐府徹底安定下來,每日瞅準時辰到達南書房,在唐君意身側伴讀一整日,傍晚回外院同唐壽唐複他們一同吃飯休息。

兩個小孩畢竟還在貪玩的年紀,唐君意有時會忍不住捉弄她,假模假式地罰她,虛張聲勢地嚇唬她。溫嬌能忍則忍,可若當真鬧了不快,他又得掉頭想盡辦法去哄她,逗她開心,如此一番,倒像玩遊戲一般樂此不疲。

有時唐君意在三哥八哥那裏得了好玩兒的寶貝和點心,便在她臨離開南書房時跟她約好,夜裏潛到卿素院見她,把物件塞進她手裏,或者一起享用玩耍。

——仍琅《藏朵美人嬌》晉.江文學城獨家發表——

無數個月圓月缺,鑒證了他們十年光華,隨著時光荏苒,草長鶯飛,馥雅苑中的百花樹木綠了又黃,黃了又綠,開了、敗了,盛放、結實,如同轉瞬間,溫嬌已從不到五歲的“小書童”變成到了及笄之年的“俏書童”。唐君意亦早不是當年那大鬧甸州的頑劣九少爺“轉世魔頭”,而是身軀凜然,儀表堂堂,遠遠一站,便如玉樹臨風般的偏偏佳公子。

正值開春,萬物生機盎然,南書房外的大槐樹抽芽尚早,映在窗欞上的影子隨夜裏的春風拂過,搖搖擺擺,別有姿態,而窗子底下那生得一張俊俏臉蛋的小人兒此刻正酣睡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