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審話險曝女兒身(1 / 3)

以下是:

為你提供的《藏朵美人嬌》小說(作者:仍琅

44)正文,敬請欣賞!

一行人前前後後、各懷心思入了內院,堂內發絲花白的唐老夫人高坐,手裏拄著龍頭拐杖,一雙漸已渾濁的雙眼滿是恨鐵不成鋼的怒氣,而眾長輩個個也是麵目嚴厲,一遭究根到底的聞訊也儼然拉開大幕。

唐君意和溫嬌先跪下,錢嬤嬤像尋常一樣,上前給遞上墊子,唐老爺大喝道:“退下!就讓他們這樣跪著!肆無忌憚,恃寵而驕,唐九,你是否還認為你還是當年的八歲頑童,出走遊玩毫無交代!讓府中上下為你一人而轉!”

唐君意道:“九兒並非毫無交代,況,事出突然,九兒那樣也是別無他法,爹爹您常告訴孩兒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娘親和祖奶奶每年都去清涼寺念經祈福,難道孩兒眼睜睜看著溫喬兒受重傷不去救她?”

唐老爺未想還有這茬,隻當唐君意任性妄為,加之為擺脫穆蘭襄,不顧秋闈在即,仍四處遊玩,火氣著實是大,這一聽,似乎當中有隱情。

唐老太太先道:“九兒,此事怎講?怎又和溫喬兒有關?”

二奶奶適時插口道:“唉,九兒,你眼瞅著就及冠了,怎還分不清事情輕重,就算為就溫喬兒,他始終不過是個書童而已……你一走三四天,毫無音信,可知祖奶奶多為你著急憂心?這兩廂難道你不會比一比麼?”

唐君意衝唐老夫人的方向磕了三個響頭,準備先認錯領罰,再將過往講來,那樣於溫嬌,他待會兒便也更好對爹爹和娘親說話。

卻聽身後有人道:“二娘何必急著給九兒多加罪責?爹爹,九兒確實並非毫無交代。”

眾人目光向門口一聚,正是唐君銘扶著青潭進來,唐老夫人麵色微鬆,已帶了笑意,卻還怪責道:“君銘,讓青潭多些休息才是。”

唐君銘風華絕代一笑:“君銘謹遵教誨,隻是……”溫柔含情望著懷中半倚的青潭,道,“青潭說是要走走散心,君銘拗不過她,自當陪著。”

大奶奶吩咐若汀和茗琳將旁邊一隻椅子鋪上錦華褥墊,和兩隻軟枕在旁靠著,上前扶了青潭的手讓她坐下,對唐君銘恨道:“青潭甚脾氣,娘親不知?她定是不會跟你耍性子,倒是你,你是帶她和娘親的孫兒過來給九兒講情,娘請說的可否對?”

唐君銘哈哈大笑,煞有介事搖頭道:“娘親,非也非也。您且先息怒。”眾人見他從腰間拿了兩隻食指大小的竹筒,遞給唐老夫人和唐老爺,“祖奶奶、爹爹請看,這是九兒在渭水縣和青山居士一同給君銘送來的飛鴿傳書,隻是當時,君銘在金行忙於事務,一時給忘記了,才沒有帶給您看。”

“青山居士?”唐老爺將竹筒中的紙條取出,著實是唐君意的筆跡,但筆鋒似乎過於嚴謹和刻意,有幾分臨摹的嫌疑,唐老爺他倆自是了解甚透,這一遭必也是唐君銘為九兒遮掩,便道,“九兒,你可於青山居士一同參悟探討學問?你不是說是為救溫喬兒的命才在外不歸,怎又將青山居士牽連進來?”

唐君意心底思量一翻,道:“爹爹,孔子有雲: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九兒帶著書童在渭水縣療傷之時,聽聞青山居士在此隱居,按耐不住前去拜訪,這來來回回便有幾天,於是,耽誤了歸期。”

唐老爺收了紙條,放到桌案上,大抵掠過此話的意思,唐君意暗自轉頭看向唐君銘,他三哥當真心思縝密,居然還有飛鴿傳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