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章 涅盤(6000+)(1 / 3)

親愛的們,聖誕快樂~~~~~~~~

謝謝各位一直支持懶懶,走到今天,也許就是在半個月左右,咱們的這本書就要完結了,懶懶心中對你們有著無盡的感激,因為有你們,懶懶才能一路堅持,有你們,才有不敢犯懶的懶懶!

但是親們請相信,這本書絕對不是懶懶的結束,它隻是開始,懶懶的夢想正因為支持懶懶的你們開始光芒璀璨,有你們,我永遠不會放棄追逐夢想的腳步,在這個寒冷的聖誕夜裏,希望懶懶筆尖的文字能夠為你們送上一份冬日的溫暖!~~~~~~~~~~~~

=====================================================================

一片寧靜的天地,一個嬌小美好的少女在這裏恬然安睡,溫暖的陽光輕柔的撫摸著她的身軀,她的身下是一片碧幽幽的嫩草,隨著和煦的微風緩緩搖曳著身姿;天上漂浮著白白淡藍的雲彩,雲彩下麵有一溜排的高大樹木,小鳥在大樹枝頭嘰喳鳴叫,吵醒了睡的有些不安穩的女孩。

睜開那雙明亮的眼睛,緩緩坐起身來,看見自己身邊的藍天白雲草地翠鳥,馬娉婷有瞬間的恍惚。她好像記得,俞家的天空之上是雷鳴滾滾,風雨欲來。什麼時候,這周圍的一切都變了個樣子,變得這樣舒服清朗的讓她有些不適應。

微風中飄來陣陣甜蜜的花香,腦袋有些微微的熏醉,馬娉婷甩了甩頭,輕輕撐起自己的身子。站起身來,馬娉婷極目四望,遠處,一個小小的山坡上,一棟看上去年歲日久的木房子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一隻兩隻小鳥突然從樹梢上靜靜地飛落在她的肩膀,鳥兒尖尖的淡紅色的喙中還叼著以兩片小小的、碧綠的枝葉。不自覺的伸手接過那片綠意,肩膀上的鳥兒隨後便騰空而起,嘰嘰喳喳地叫著往前飛去。

不僅如此,那兩隻鳥兒飛了一段距離之後,見馬娉婷並沒有跟上來,又一個燕子返飛回她麵前,一前一後的帶著她往前走去。

走了很長一段距離,一黃一綠兩隻鳥兒停下來的時候,馬娉婷才發現自己居然已經爬上了剛剛在平地上遠眺的山坡之上,而眼前,就是先前看見的那所古老的木房子。

兩隻鳥兒在飛到房子前,一溜煙兒的便從那打開的木質窗戶裏飛了進去。像是被蠱惑了似的,馬娉婷上前兩步,輕輕敲響了那看起來不甚結實的木門,問了聲,“有人麼?”回答她的是木門“吱呀”一下開啟的聲音。

反射性地抖了抖身子,馬娉婷安撫下突然間增速的心跳,抬起手把那扇木門的角度開到最大。隻是想木屋內輕輕瞥過一眼,馬娉婷便再也止不住身體的自我行為,抬腳便走了進去。

一邊走她一邊環視著木屋內的情況,遙遠記憶中和文舒與馬文濤一起度過的田園生活一幕幕鮮活地出現在她的腦海裏:門口的那口黑色的大鍋,鍋上煤黑的三角形鐵架是每年冬天她和文舒還有馬文濤烤火用的;最期待的便是從地上挖上來的生紅薯,埋在火盆裏,悶上那麼半小時,甜甜的香香的烤紅薯的香味便會蔓延在整個房子裏。

屋梁上掛著曬幹了的玉米,還有風幹了的紅色尖椒,玉米的須兒長長地垂落在半空,隨著風兒飄飄搖搖;紅色的尖椒看一眼馬娉婷都能想象得出那一口吃在嘴裏,嘴巴冒煙的滋味兒。

繼續往裏走,木屋的角落裏,零零落落地灑滿稻草,編製一半的黃色草帽靜靜地呆在缺了一個角兒的木凳上,等待著主人的完工,凳子上缺了的一角,是馬娉婷曾經調皮地拿著斧頭劈木材給劈下來的。

熟悉的景致,熟悉的擺設,可是她熟悉的人在哪裏,馬娉婷心底突然有些慌張,在小小的木屋裏四處張望起來:放衣服的櫃子裏沒有,屋後的雞籠邊沒有,屋邊的稻草垛旁也沒有……那她的爺爺奶奶到哪裏去了?

磨騰了半晌,馬娉婷始終沒有找到文舒和馬文濤的身影,泄氣的坐倒在屋中的小木凳子上,扒拉出一根稻草,在土質地上戳/戳/弄/弄。又過了好大會兒,文舒和馬文濤還是沒有出現,馬娉婷陡然一拍腦袋,她知道了,爺爺奶奶一定是在和她玩捉迷藏,肯定啊,躲在某個地方看她的反應呢!小時候,爺爺奶奶最喜歡和她玩這種遊戲了。

不過現在她長大了,不用再等著爺爺奶奶回來做飯給她吃,她先準備好晚餐,讓房間裏香味四溢,讓香味順著風兒飄蕩出去,等爺爺奶奶聞到這個香味了,就知道開飯了,該回家了。

說做就做,馬娉婷走到一旁的米缸前,舀出一大勺瑩白的米粒,倒進屋後的大鍋子裏,然後從房子旁邊蓄水的水缸裏舀出一大瓢清涼的水液,升起火,米飯就算是上籠了;這樣還不夠,走到雞舍邊的稻草垛子旁,從草堆的縫隙中探進手去,才堪堪伸到手肘,馬娉婷的指尖便觸碰到幾個圓圓的光滑中帶著磨砂感的物什。

嘴角勾起一抹清淺的笑容,馬娉婷小手一張一合,便抓著那圓滾滾的東西從稻草垛中抽出手來,一淺白一棕黃兩顆圓圓的似乎還泛著淡淡溫暖的雞蛋便被呈現在馬娉婷的掌心裏。

仔細地還留了一顆在稻草垛子中,這樣的話,母雞下次到這個洞裏來就還會下蛋。

抱著兩顆雞蛋回到鍋邊,從屋內的鍋碗架裏取出兩個微微發黃的瓷碗,馬娉婷輕輕地把兩粒雞蛋磕進碗裏,放一點點鹽,拿起筷子拚命地打啊打,等到蛋液上浮起一顆一顆黃色的氣泡,馬娉婷這才把碗端到灶台邊,加入半碗清水,和蛋摻和均勻,直接開鍋,把碗擱在了還沒煮熟的米飯中央。

然後馬娉婷便走到屋子前麵那片菜地裏,摘了些平時爺爺奶奶打理的僅僅有條的纖長碧綠的絲瓜、青幽幽的辣椒和幾根小蘿卜,幾顆小番茄,洗幹淨了、切好了,便坐在灶台邊等待著米飯熟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