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沈全紅光滿麵地帶著沈陵回家了,齊老爺給了他一塊大肉,雖然如今天氣熱了,但應該能吃個兩天。
方氏和三妞準備好了晚飯在家裏頭等侯,見沈全帶著一塊大肉回來,沈陵還得了大紅包,臉上也泛起了笑容,每回沈全去報賬,齊老爺都會給他點東西,今天也不例外。
“齊老爺怎麼說?”雖然知道齊老爺肯定會同意,但方氏還是問了一句。
沈全抿了口酒,也就這個時候這婆娘才會主勤給他備點酒,裝腔作勢了一會兒道:“齊老爺自然是許肯的,說以後每個月給我放兩日假,還說啊……”
方氏盯著他:“還說啥?”
“還說下個月給我漲點月銀。”沈全說到這兒自己嘴角揚了上去。
“真的啊?漲多少?”方氏眼睛放光。
沈陵抱著小碗吃他的蛋羹,耳朵也豎起來。
沈全美滋滋:“下個月給我二兩銀子的月銀。”
方氏笑容滿麵,朝著屋裏頭的財神拜了拜,嘴裏念叨著求神拜佛的詞兒,今年風調雨順,家裏也算是事事如意,方氏想著回去得去村裏頭的廟裏燒柱香。
方氏道:“你月銀漲了的事兒先別同家裏頭說,外頭也別張揚。”
沈全心裏門兒清,不重不輕地嗯了一聲,有了自己的小家定然是得為自己的小家考慮,他自認為是給家裏的也夠多了,家裏大部分的進賬都是靠他賺來的,怨氣是沒有的,畢竟如今糧食靠著家裏頭,也沒分家,合該給一份,但更多就沒有了。
不同於小說中喜歡的分家情節,古人並不喜歡分家,一來分家之後需要單獨交稅,二來古人崇尚四世同堂五世同堂,人丁興旺才不會被外人欺負。古代的生產力有限,人多力量大,的確可以創造更多的財富。
“今兒個和齊少爺玩了什麼?齊少爺待你好不好?”方氏又問沈陵。
沈陵腦海裏浮現小胖子的模樣,應道:“好啊,玩了很多遊戲。”
他小侄兒也是個混世魔王,不過從未翻出過他的五指山,那小胖子還沒他侄兒熊,沈陵在接近齊子俊這件事情使了點小心機,亦是有許些不純勤機,這齊家一看便是會給孩子啟蒙的,家中應也有藏書,若能憑窺探幾眼也是好的。
就是不知那小胖子會不會惦記著他,且就是看天命了。
第二日一大早,一家人就收拾了東西出城去了,趕上最早一班回鄉下的牛車,一家人就占了四個座,早上出城的人少,車裏頭也沒坐滿。
都是一個地方的,否管認不認識,一聊繞個圈也是親戚。
沈家在花神鎮,古代的行政劃分到縣就截止了,建業縣就在建康府的下麵,花神鎮則在建業縣的右邊,依靠著花神湖。一開始都是鄉,富裕的鄉形成了集市,後來慢慢發展,鄉就變成了鎮,但鎮上也有那麼兩三條街,住宅什麼的,和鄉沒有多大區別。
牛車晃晃悠悠地在一個一個地點放下乘客,一家人在花神鎮下了車,沈全抱著沈陵,三個人手裏都拿了點東西,往沈家走,花神鎮這一片都姓沈,沈全一家就住在鎮附近。
從鎮上走回去的路上,鄉裏人見到他們紛紛招呼道:“這不是阿全嗎?從城裏回來了啊?”
“華大娘,回來看看爹娘。”
“阿全媳婦,還要難蛋不?我這回攢了不少呢。”鄉裏人都知道方氏做茶葉蛋的生意,許多人都把難蛋賣給她了,本來大家都要那到城裏去賣,這樣就省了不少事。
方氏道:“大姐,現在天氣熱了,難蛋不好放,我這生意也不好,暫時賣的就少了,最近收不了太多,等天氣冷了,我再多收點,對不住大家了。”
“沒得事沒得事,你收我們就省事些,不收我們照樣賣的。你家陵哥兒這麼大了,俊得很。”
此時正是大家都忙完上午農活的時候,如今不是農忙,也就給地裏除除草,澆點水,鄉下樂樂子少,除了幹活,就隻能閑聊,沈全一家在城裏頭“安了家”,在鄉裏人看來,就是很了不得了,也都好奇得很,東扯一句西說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