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章(1 / 3)

沈陵回去的路上還虛於激勤當中, 沒想到這麼快就能得到文先生的認可,真是恨不得立即拜師,不過東西還得回去準備準備。

他一趟回去也是換一些厚衣服, 馬上就要天冷了,他下一次回去就是過年了。

這一趟回去,三郎的親事定下了, 明年就要成親了,這幾年三郎幫著家裏的生意,長進了不少,姑娘是縣城人, 家裏頭做布匹生意的,在他們家買織布機孝子機,這門親事還是女方看中了, 先提的呢, 那老丈人就是看中三郎會做生意, 人澧麵。

沈家一合計, 兩家也般配, 這親事可不就成了嗎。

沈陵想想自己幾個兄弟親事, 都還挺順利的, 他這麼和方氏說,方氏笑著說:“這麻煩的事情沒讓你瞧見呢, 你真當成親這麼簡單,這過禮都得扯很久,要多少聘禮給多少嫁妝, 好在現在咱們家家底厚了,這以前都是得扯的。”

方氏正準備送去文家的束脩,沈陵當初去張秀才那兒的束脩簡單,這一回可不比那次,先不說那時候和現在的家境,這回他算是關門弟子,古人收學生有講究,最親的肯定是關門弟子,當真算得上半個兒子,以後年年都得送孝敬。

沈陵不好意思地笑笑,他們男人在這些事情是輕鬆一些,雜事小事都是女人在忙活。

方氏看了看兒子,狀似無意問道:“鐵娃,過兩年你也要定親了,你想娶個什麼樣的媳婦?爹娘好給你找。”

沈陵微囧,道:“這不是還沒到時候嗎?”

“得慢慢留意啊,三郎這親事去年就開始留意了,你二伯問了好久的,都說那姑娘家裏頭很厚道,兄弟也得力,才給定下的。一門親事,從相中到成親至少得兩年吧。”方氏確實是想打探一下兒子的想法,他們家和大房二房不一樣。

大哥二哥家可以直接做兒子的主,他們家卻不成,兒子如今是秀才,以後難保會中舉,這親事講究門當戶對,如何能給兒子配個商戶。這些日子她和當家的說起來,當家的也說難辦呢,

兒子越大越有主見,他們又不懂科舉的事情,也怕給兒子瞎做主,瞧著想和他麼家結親的是很多,也得兒子樂意才成。

沈陵想著早晚是要麵對這局麵的,還真不如早些和父母把他的想法說清楚,到了古代才發現電視劇裏的各種橋段根本不可能見到,他長這麼大除了家裏的姐妹,年輕的姑娘都遇不到,以後還是得靠父母來找對象。

“首先肯定得孝順,對爹娘好,這是最重要的,性情最好溫和一點。”沈陵想著性情溫和一點婆媳矛盾少,因為方氏性格急躁,沒什麼壞心就是強硬,再來個強硬媳婦,家裏就不太平了。

方氏心裏頭甜,兒子還是把他們放在首位的,做娘的都怕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

“能讀書識字最好,家裏比較和樂上進的。”會讀書識字就可以多一點共同話題,這個時代的女性大多數見識都不廣,才會有那句“頭發長見識短”,這是時代造成的。做伴侶肯定是希望靈魂也合拍一點,但沈陵知道在這個時代是不會有靈魂伴侶的,他的奇特經歷注定他不可能和另一個女子在思想上共通。

比起喜歡,可能合適更重要。

沈家現在一直是往上走,若以後的嶽家是拖後腿的,肯定也不行,想想方氏的娘家,這麼多年就沒來往過,提起她娘家,方氏現在還恨著呢,她因為沒有娘家撐腰,年輕時也是受了不少膂兌的。在古代,母族的確很重要,許多事情都是要舅家的。

方氏問道:“就這樣?對人家姑娘沒要求了?”

方氏都有些驚奇,少年慕艾,都是喜歡漂亮的媳婦,兒子可是半句都沒提。

沈陵哭笑不得:“娘,這還不得您給我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