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多少人離去。
因為他很快就發現。
這裏並非他所熟悉的那個世界。
周圍人聽不懂他在說什麽,他們隻是驚恐於一個長睡剛醒,歷經垂死的病人的那份堅持和迫切,他們甚至試圖給他注射鎮定劑。
而且他所處的世界沒有如此先進幹淨的醫院,沒有從容不迫,有條不紊的醫護人員。
禹城大轟炸的第二天,不管是城市裏的醫院還是臨時搭建的救護所,就已經人滿為患。隨處可見的,都是哀嚎痛吟,生死隻在須臾間。
而現在的周聲。
是周圍人口中那個經歷過意外,險些就醒不過來的人。
這幅身體異常沉重,剛醒來時他甚至沒有撐過十分鍾,就陷入沉睡。
再次睜眼。
周聲選擇了隱瞞。
周家祖上雖是清末年間的大家族,但他生於亂世,看盡了家族興衰。
十七歲留洋,二十歲回歸。
對比一線奮戰的人,他們這種常年做隱秘工作的,在陌生且不確定的環境裏,保持警惕和緘默,是本能。
但周聲其實很清楚。
目前他所處的地方沒有任何危險。
側頭就能看見窗外湛藍的天。
耳邊有清脆的鳥鳴,空氣中除了醫院的消毒水味,彌漫著清新的不知名花香氣。
底樓閑談的人聲,病房的設施環境,對他抱有同情與好奇的醫護工作者。這一切的一切,都在訴說著一個事實。
這裏沒有殘酷的戰爭,沒有的無畏的鮮血。
他也並非原來的周聲了。
“周先生,周先生?”
醫生喚回了他的思緒。
開口說:“你目前最重要的就是靜養。你這麽年輕,身體底子也不錯,休養得當未來除了免疫係統可能差一些,其他的和普通人沒什麽兩樣的。”
醫生的語氣裏充滿了鼓勵、安慰,每句話都在告訴他要對自己充滿希望和信心。
沒有人知道,躺在這裏的這個人究竟經歷了怎樣的心理變化。
更不知道對他而言,僅僅是能活下來,有著什麽樣的意義。
與此同時。
嵐城機場。
機場的通道出口,圍在外麵的人海讓機場不得不出動安保維持秩序。
時間來到早上九點鍾。
一行七八個人才從裏麵走出來。
走在最前端的那個穿著極其隨意,戴一頂鴨舌帽,黑色口罩,低著頭讓整張臉都隱沒在陰影中,讓人看不見分毫。
但他過於優越的身高和身形太容易辨認,一出現人群就尖叫著朝他湧去。
他身後團隊裏的幾個人連忙伸手阻擋。
助理陳燈燈胸前抱著一個大黑包,作為一個身高不足一米六的妹子,她快要被擠哭了。一邊東倒西歪,一邊和化妝師說:“今天回嵐城的航班信息又被透露出去了,要不是我們下了飛機才知道行程被賣,也不至於被堵得這麽狼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