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有一件事沒有想通。

姚家的《青烏經》中,隱藏著什麽?

《青烏經》相傳是彭祖弟子青烏公所作,以四字歌訣曉風水堪輿之道理,隻有一冊。

張屏去和王硯審案時,謝賦等人又驗看了一下姚家的《青烏經》。書頁無缺漏。是京城瀚廣書局至聖元年刊印,還有一枚品墨齋的戳印。

謝賦道:“品墨齋是本縣一書坊,原來在東市大街上,十幾年前就關張了。幸而本縣生的幾位同僚還記得。”

張屏點點頭,翻動書頁。

『盤古渾淪,氣萌太樸;分陰分陽、為清為濁。生老病死、誰實主之?』

……

『福厚之地,雍容不迫。四合周顧,辨其主客。山欲其凝,水欲其澄。』

……

張屏抓過一張縣境圖。

『百年幻化,離形歸真;精神入門,骨骸反根;吉氣感應,鬼神及人。』

……

『水流不行,外狹內闊。大地平洋,杳茫莫測;』

張屏再從懷中取出柳桐倚暫留下的那塊畫著慈壽村地形寫有“易陽子繪”的素帛,掃視上麵的的卦象標注。

坤、震、離、巽、艮。

沒有幹和坎。

幹為天,坎為水。

『天光下臨,百川同歸,真龍所泊,孰辨玄微?』

張屏抬起頭:“有沒有前朝本縣的縣境圖?最好是楚朝的。”

謝賦及其餘人都怔了怔,而後謝賦道:“有。”帶著司卷宗庫的老吏等幾人去旁側小屋翻找,不多時捧著一個卷軸回來。

張屏展開卷軸,皺眉,略一思量,抬頭看謝賦:“謝大人,能否,單獨談談?”

屋內其他人立刻都要告退,張屏製止,與謝賦一道來到院中,左右再無旁人,張屏道:“謝大人為什麽要重繪楚朝的縣境圖?”

謝賦望著張屏的雙目,平靜地道:“因為和王淳於曠。”

蘭徽開始覺得,浪無名不是個闖蕩江湖的好搭檔。

說好了是做並肩同行的夥伴,浪無名還是玳王架子十足,對他呼來喝去,一時嫌他走得慢,一時嫌他沒見識,動輒說他蠢。

但蘭徽身上沒有幹糧,吃飯喝水都得仰仗浪無名,浪無名把水壺口袋都丟給他背著,怎麽走也是浪無名說了算。

啟檀的幹糧已經吃完了。水也要沒了。蘭徽很懊悔,未能有先見之明,如果知道從此便踏上江湖路了,怎樣也該把攢的那些錢都帶上,再帶兩包果點,一壺百蜜露,還有王伯父送的匕首,桐表哥給的那個可以騎馬用的皮袋。

如果知道了,肯定得給爹爹留封信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