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大都覺得張屏和兩個孩子同被悶在山石中了,唯獨蘭玨一直說,山縫不會無故閉合,必然是山洞中另有機關,觸動後所致,說不定還有轉機。隻有懷王讚同蘭玨的看法,一時命人尋其他出口,一時命人砸山。眾人不忍勸蘭玨,勸不住懷王,正團團亂轉時突然山體抖動,腳下隆隆,張屏與玳王蘭徽飛船而出。
馮邰負手俯視張屏的帽頂。
“數歲小兒,已懂進退。尋常走卒,亦知行動稟請。你為一縣父母長官,卻目無上官綱紀,擅自妄為。這一回險些連累兩人性命,陷皇子於險境,再有一回又該如何?你身既著這身官服,言行便係朝廷顏麵,舉動更牽連一縣,怎能再存山鄉野人的習氣。你雖為知縣,豐樂縣卻不是由你想到那裏便躥到哪裏,恣遊玩耍。司守本職,要的是兢兢業業,腳踏實地,更容不得滿腦子取巧擇鮮!”
張屏垂首不語。
馮邰滿麵寒霜:“偶遇殿下與蘭侍郎之子,殿下平安得返,乃老天賞了你一回福氣。但你更要想想萬一出了差池的下場!看你此時乏累不堪,料也無甚思索之力。先去吃個飯睡一覺,再好好反省罷。種種過失,本府稍後另與你算。“
張屏一拜:“下官知錯,多謝大人,下官告退。”
他在回來的路上睡了一時,吃了幾口東西,但渾身確實仍有些沉重,剛才跪又起,眼前略發黑,下階時腳底有些小虛,便稍微在夕陽中站了站。一個小廝忽而從屋角旁轉了出來,恭敬一揖,捧上一箋:“張大人,小的奉我家老爺之命,特來送此函。我家老爺在行館,一時不能過來,便先遣小的前來。小的另也拜謝張大人將小少爺平安帶回。”
張屏接過信箋,打開,紙上僅寥數行——
『犬子無恙,托賴重恩。感而涕零,竟不知何以為謝。先致筆墨,望勿棄虛套。
玨字。』
有腳步聲傳來,張屏折起信紙收進袖中,斜方一群侍衛簇擁著王硯大步流星而來。張屏施禮,王硯收步站定:“你臉上就剩下倆眼圈了。還扛得住麽?”
張屏道:“下官挺好,多謝大人關愛。”
王硯挑挑眉:“本部院立刻要再審那靜清,你若是還成,就一起過來吧。因你此番經歷,本部院發現,之前對東真國餘孽的推斷有個疏漏。”
第172章
咚、咚、咚——
升堂鼓聲再響,縣衙大門敞開,前擠滿密密麻麻踮腳的百姓,一路排出街上數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