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闌突然提起這個,倒讓人有點措手不及。
「他比我大幾歲,人很嚴肅,和我交談的次數很少,但是他告訴我,在天才雲集的地方,天才未必不努力,而在普通人裏,即使你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也可以通過勤奮和努力讓自己比其他普通人表現得好一些。」
「這成了我此後工作和生活的……嗯……算格言嗎?」孟闌笑了笑,「總之,我覺得我別的並不擅長,但是做好本職工作、努力不給大家帶來困擾,我還是做得到的。」
周戈沒想過孟闌還經歷過這樣的事。他已經把其餘食材都準備好了,隻等著下鍋。
孟闌看了眼進度,提議:「先做蛋炒飯吧?這樣可以少洗一次鍋。」
周戈覺得這樣的廚房小tip又出現了,輕輕笑了一聲,從善如流。
他做蛋炒飯不用孟闌指導,熱鍋涼油,蛋液倒入,待蛋液凝固一半,拿木鏟滑散,弄得碎一些,待金黃的雞蛋炒好,他輕輕撥到一邊,將火調小,把隔夜的米飯倒入,然後慢慢壓碎,和雞蛋一起翻炒。
「壓碎米飯的時候要用小火。」周戈也有自己的秘訣分享,「不然很容易粘鍋糊掉。米飯要用隔夜飯,最好不是那種軟米飯,這樣炒起來就可以顆顆分明。」
他又撒了把蔥花到碗裏,加了一點鹽調味,終於開了大火,來回翻炒。
孟闌看他雖然不怎麼碰鍋柄,但做蛋炒飯的手法確實不算生疏,便知道他說的會做蛋炒飯不是作假。
蛋炒飯順利出鍋,周戈倒入一個大瓷碗裏,聞著雞蛋和蔥花的香味,周戈自我肯定:「味道一定很不錯。」
孟闌也不吝誇獎:「好香。」
周戈得意地挑眉,然後才如臨大敵似的捏了捏圍裙,向他求助:「孟大廚,求指導。」
孟闌按照先素菜後葷菜的順序,教他把剩下幾道菜做了。
雖然有他從旁指導,周戈還是因為不熟練而犯了錯,要麼放調料的時機不對,要麼動作太大,圍裙濺上了不少汙漬,要麼調料放多了。
好在周戈不是一驚一乍的人,孟闌一直緊盯不放,補救及時,總算有驚無險地把一桌菜做好了。
他倆把所有的菜擺上餐檯時,不隻是他倆,屏幕外的觀眾都鬆了一口氣。
-媽呀,終於做好了
-圍裙毀了,真的
-賣相其實還可以……
-我覺得花蛤一定鹹死
-我為蛋炒飯打call
-周哥哥到底怎麼做到錯誤百出還萬分淡定的?
-孟闌緊張起來太搞笑了
-又擔心又不敢罵周戈,孟闌也很無奈呀
-我怎麼覺得周哥哥故意的
-新的調戲方式?
-我比孟闌還緊張!
-嗷嗷嗷終於可以吃啦
-進度條預警
-起碼賣相還不錯
-我覺得最成功的菜是湯
-哈哈哈哈哈周哥哥不要麵子的嗎
孟闌幫周戈擺盤,又問:「周戈你看來真的很少下廚。」
周戈擺擺手:「沒機會。」
他說起自己的成長經歷。
周戈家庭條件優越,父母文化水平也高,所以周戈從小到大沒吃過什麼苦,算是很常見的「城市少年」,上興趣班、補課、參加競賽,很多時候,算得上「別人家的孩子」。不過他不是那種天才,隻是比起同齡人,他顯得更為鎮定和成熟,思維模式也不固化,機靈聰慧些而已。
他父母工作也不輕鬆,但是一直都是自己帶孩子,所以和周戈的關係很親近。周戈升入高中以前,他家都是有保姆的,家務和做飯都是由保姆來。他們那個城市在那個年代有請保姆意識的還不多,保姆的工資也不高,大多是些勤勞能幹的農村婦女,離婚的或者喪偶的,來城裏謀個生路。所以以他家的條件,負擔一個保姆的開支其實並沒有什麼壓力。他家一層兩戶都是他們的房產,他們一家住一套,保姆住一套,偶爾有親戚來了,也可以住保姆暫住的那一套。
所以不隻是周戈,他爸媽也沒什麼做家務做菜的天賦。
後來周戈升入高中,李女士工作也閑散下來,參加了幾次家長會,忽然非常有做母親的責任心,對周戈的學習和生活格外關注起來。給兒子報補習班、買習題冊、買各種營養品……總之別的家長做什麼,她就學著做什麼,可把周戈父子倆折騰得無奈又好笑。
還學了做菜。
然而李女士的廚藝……周戈覺得,除了個別菜以外,他還是更樂意點外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