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後記

又一篇文完結了。

在更文的這兩個來月裏,我總是無暇回覆大家的評論,所以早就打定主意,在完結之後,好好寫一篇後記,與大家細聊。

自17年6月寫完《入界》之後,我大概有一年半的時間沒有寫文——其實也不算,私下寫了幾個構思,也落筆幾章,但因為思路總斷,便擱置下來。我總是喜歡有了好的想法和真正想表達的內容後才會真正落筆,寫出一個完整的故事。老讀者們似乎都已習慣,隨我佛係地休息和更新。謝謝大家的陪伴和理解。

最初並沒有定下內容和角色,隻是因為業餘閑暇喜歡做點美食,久而久之,覺得寫點與食物有關的故事也不錯。但我沒看過美食文,也不知道該怎樣寫,隻是關注我微博的讀者常調侃我,像個美食博主,不如寫個美食文。我那時候想做個公眾號來著,更點以美食為元素的小故事,走點治癒的路線,然而又因忙碌作罷。

沒寫文的這一年半,於我自己而言,是變化較大的一個時間段。從初入職場的人,變為在工作中也逐漸見識到許多形形色色人事的老員工,周圍的家長裏短或者人事更迭、看過的書、見過的人、有些想法和感悟、或者思考和理解,想與大家分享,卻囿於自身不愛更新瑣碎動態或者與人主動交流而擱置。想來想去,我還是更喜歡通過寫故事的方式,與大家交流。

原因三,則是因為我自己生活狀態的改變,因為對本職工作無甚喜愛,又有些閑暇,就開始嚐試新的東西、找到適合自己的副業,在學習和提高的過程中,也算是有了小小的成就與滿足。當然,代價是我變得很忙碌,每天忙到晚上十來點,偶爾要熬到淩晨,還要兼顧其他社交、生活、鍛鍊養生事宜,好像有忙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還要麵對與家人及周圍人價值觀的衝突,還要解決許多矛盾和困難。不能像許多人一樣追劇看綜藝閑散地玩樂。但轉念想想,賺錢的滋味還是蠻爽的,也就不怎麼介意,況且喜歡的電影和書還是會抽時間看的。

20歲到30歲這個時間段,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變化巨大的時間段,人的改變總以令人難以適應的速度發生著,尤其是年近而立,關於事業、愛情、婚姻、人生的想法都會受到巨大的影響,可以說,人從象牙塔裏出來,有時候往往隻需要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自我懷疑和妥協,往往成為最常見的情緒,至於那些焦慮與抑鬱,倒容易顯得無甚重要,即使那些會很深地影響你的生活。

於是有了周戈,這個主角的設定。

而孟闌,他代表另一種人。除了外貌之外,他看起來很平庸,像每個平凡的普通人。沒有特殊的才藝,沒有厲害的唇舌,不善交際,寡言少語。他很好,可是他好得很規矩。俗稱的「高不成低不就」的一類人。然而當他有了好看的皮囊,他就有了被喜愛的第一要素,有了機遇,有了伯樂,盡管最終,大家喜歡他,還是因為他的性格。但他是一個例外,因為往往生活中,大部分人還是「高不成低不就」,並沒有幾個,擁有好看的皮囊和樂於指引人生之路的伯樂。

我在生活中,總會聽到一句話——「TA挺好的,我說不出他什麼毛病,但是,他也挺無趣的」。如果有更好的選擇,TA隻會接到好人卡,而如果沒有,TA才會被選擇。TA不好嗎?不,TA挺好,隻是活得不夠精彩,不像花花世界裏的一份子。

於是我思考,這樣一類人,會和什麼人相處,和什麼人相愛?然後我寫了孟闌。

然後我讓他們相遇、相處,在這個過程中,互相吸引和治癒。我甚至不能說他們是彼此最好的選擇,但是在這個故事裏,我選擇讓他們互相靠近。

周戈和孟闌都不是有趣的人,甚至各有缺陷,優點說起來,其實也很平淡,隻是因為許多人做得不好,才凸顯得他們的優點如此鮮明。

我希望大家能夠善待自己,即使焦慮不安,也不要傷害自己,即使普通平凡,也要努力提升自己,要學會尋找恰當的方式,讓自己閃閃發光,成為讓自己驕傲的人。如果還能讓你在乎的人為你感到驕傲,那當然更好。

這篇文,我用了「一食一癒」這個綜藝節目,來進行故事分割和人物描寫,每一期的主題和嘉賓,也都是我慎重思考過才寫下的,一共十二期,討論十二個話題。我很喜歡嘉賓們,他們有著和主角不一樣的風采和人生觀,也有著不同的職業和思維方式,我希望這些人和這些故事,也能讓你們覺得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