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闌說了說自己拍戲的經歷,倒是比周戈想像中有趣。

幾位演員都不是什麼大牌,性格雖然各有不同,但為人都不錯,因為是拍密室殺人類的電影,拍攝場景比較集中,又是密閉拍攝,大家基本上天天都在一起,即使沒自己的戲份也會過去圍觀,劇組氣氛很是融洽。

經過兩個節目和諸多活動的磨練,即使寡言如孟闌,也能與劇組的同仁們多聊一些了。他雖然不是健談的人,但總是一位優秀的傾聽者,對待女士足夠紳士,與男士們在一起,也從來不凸顯自己,反而喜歡待在角落。

原則上來說,孟闌這樣實在不利於發展事業,太佛了,高調是獲得關注的最佳方式;但情理上來說,周戈非常欣賞他這種低調沉穩的個性,對他將來在圈內長久地混下去,反而有利。

大約是因為年長幾歲,兩人關係又親近,周戈總免不了露出些長輩的說教毛病來。好在孟闌從不是自尊心強到容不下別人指導批評的人,也不是看不得另一半比自己優秀成功的人,反而非常崇拜周戈,這也是促進他努力提高自己的動力之一。

「不過我還是有點笨,鑽研劇本背台詞需要好久。」孟闌有點小小的挫敗。

「一直在準備嗎?」

「對啊,有時候要準備五六個小時。」

周戈聽陳臣說起過孟闌有事看劇本背台詞熬到下半夜的時,忍不住放輕語氣,問:「會不會很辛苦?」

「說實話,有點。」孟闌笑了笑,又說,「可我不像其他人那麼有天賦,也不如他們專業,至少在努力這件事上,我還是可以做到的。」

聊到後來,孟闌問起周戈的生活。

周戈不是一個能閑得下來的人,忙習慣了,閑下來反而讓他覺得焦躁、空落落的。所以除了去學校之外,他還是會去工作室上班,會參加一些活動、接一些主持工作,也在接觸許多投資項目。不過空閑時間確實比之前高壓期多了不少,也有空經常去見見朋友、陪陪父母。

娛樂圈正在更新換代,老牌的大佬們正在接受新時代的衝擊,而信息化、娛樂化時代的日新月異,也讓娛樂圈的許多製作變得艱難起來,湧入的資本和消失的資源都多得數不清,高投入的作品很少能帶來巨大回報,反倒是許多低成本的小製作竟然以小博大獲得了超出投入幾十倍的回報,導致娛樂圈人心浮動,資源混雜,而沒有太多原始資本積累的中生代娛樂圈人士反倒異軍突起,逐漸改變著娛樂圈的格局。

以李霖、周戈這類人為例,他們首先自身就是優秀的藝人,因為見識廣博、人脈廣、為人也謹慎自製,在三四十歲的時候,既積累了名氣,也有了足夠的閱歷,並且長年累月去幫助、提攜別人,口碑很好。各自都有獨立的工作室,不再受製於娛樂公司,又趕上網絡信息時代,憑藉著個人的魅力和獨到的眼光,能夠製作出優秀的節目,不僅獲得更好的口碑,也積累出大量獨立製作節目的經驗。也因為他們自身在娛樂圈摸爬滾打多年,對圈內規則熟悉透徹,更懂得如何應付媒體和輿論。在網絡監督日益加強的現在,也用不著懼怕大公司的打壓,因為他們的項目與大公司的大部分項目是不重合的。

而他們帶出來的人,不論是曾經幫助、提攜過的,還是現在接觸的,這批年輕人已經成為現在娛樂圈的新鮮血液,在遍地的小哥哥小姐姐裏,且不論自身水平如何,粉絲群體絕對比老一輩藝人要大得多。而年輕人們對他們這些前輩也是比較尊重的,尤其是在他們手握不少優質節目與資源的情況下,年輕人對他們也會較為尊敬。

這樣多重因素影響之下,他們手裏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多,可選擇的空間也越來越大。但同時,對自身的嚴格要求,和不再單純追求利益的情況下,他們的理想和情懷又促使他們去做更有意義的項目。

對周戈來說,焦慮仍然有,但不再是貸款、轉型、養活一個團隊那種巨大的雙重壓力了,而是到了審視自己、去承擔公眾人物應有的社會責任感與思考理想的階段了。

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要做什麼,我該做什麼,和我能做什麼。

這是周戈現在在考慮的事。

現在的孟闌遠遠達不到周戈他們這個水準,他是利益催生下的既得利益者之一,還沒有主動選擇的餘地。現在的他,還是一個蹣跚學步、跌跌撞撞的孩童,他隻能看到眼前的小路,看不到天與海。可他為周戈能極目遠眺,奔向星辰大海而高興,也感謝周戈願意回過頭,告訴他星星很亮,大海浩渺,伸手邀他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