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戈看他沒受影響,也放心不少,但還是好奇道:「那你家裏……」

他頓了頓,換了個說辭:「我都沒怎麼聽你提過你家裏的事,不太瞭解你家裏的情況呢。」

孟闌一怔,沒料到周戈會主動問起他的情況。

對孟闌來說,周戈關不關心他家裏的情況,都不重要,但周戈既然問起,他仍舊為這種關懷而感到暖心。

他想了想,還是給周戈仔細說了說自己家裏的情況。

就像早前在節目裏說的那樣,他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是農村人,孩子多,他父母都各自有不少兄弟姐妹。他倆是自由戀愛,談戀愛的時候年紀還小,也早早沒書讀了,兩家大人連其他幾個孩子都顧不過來,就讓他們自己出去打工。

兩人那時候還是情侶,外出打工幾年,賺了點錢,按月給家裏寄點,補貼家裏,供弟弟妹妹讀書,或者補貼哥哥姐姐蓋房結婚。後來到了結婚年齡,他倆也沒顧上扯證,繼續忙工作,那時候已經不給人打工了,兩人自己開了個小飯店,生意尚可。

沒想到寶寶意外來臨,兩人手忙腳亂地去扯了證,回家鄉匆匆擺酒,三口之家忽然就成型了。

有了孩子,孟闌媽媽被勒令在鄉下休養,孟闌爸爸就一個人在外賺錢。小飯店忙忙碌碌,竟然也撐了兩年。等孟闌一斷奶,他媽媽就把他託付給兩家老人,她去找老公,兩人繼續打拚了。

孟闌從小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偶爾去外公外婆家住一段時間,所以和四位老人關係很親近,和其他親戚關係也不錯。他小時候也不知道父母到底在忙什麼,反正一年到頭都見不到幾次麵。

等他被接回父母身邊時,已經到了上中學的年紀。

因為長年不和父母一起生活,也不怎麼接觸,所以他和父母的關係有點生疏。加上那時候他父母已經開始做蔬菜和海產品的經銷商,工作很忙,即使父母盡量每天回家,他一個剛從農村出來的孩子,學習本就比其他城市裏的孩子差些,很難跟上進度。媽媽為了他,咬牙撇開了工作,在家陪了他半年,但其實也不懂他那些功課,指導不了他,隻能開著車送他上下學,送他去補習,和各種老師或者家長交流育兒心得,學習經驗。

孟闌不習慣和爸媽這麼親近,還是勸他媽媽回去忙工作了。他自己上下學騎車很方便,回家也能自己做飯。父母工作確實忙,沒辦法,也就繼續忙了,倒是給他留了足夠的錢,有空的時候,還是會盡量回家陪他。

「一個人讀書?」周戈關心道,「那時候是不是有點苦悶?」

「其實還好。」孟闌笑了笑,解釋道,「我……我不是那種心思很重的人。我沒辦法同時做很多事、思考很多問題,所以我讀書或者寫作業的時候,也不會去考慮別的。我就讀的中學,課業還挺繁重的,我爸媽覺得學校管得嚴一點,對我比較好。」

他回憶了一會兒,畢竟那些記憶很久遠了。

「我們每天早上6點半開始上課,上到晚上8點,之後還有兩個小時的晚自習。我回家以後,還得把沒寫完的作業寫了,週末還要去上補習班或者特長班。我實在沒什麼藝術天賦,所以特長班後來都沒去了,就上補習班。」

「每天真的很忙,所以其實就算我父母回家了,我們也說不上幾句話。」

孟闌中考結束後,他爸媽特意騰出了半個月的假期,陪他出國玩,可惜因為公司臨時出了事,沒去成。等孟闌高一暑假時,夫妻倆才又擠出了十天假期,把遲來的畢業旅行給補上。

那時候他家已經開了一家食品加工廠、一家酒店、一家玩具代理公司,父母每天忙得連軸轉,有些親戚也被父母找來幫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被接到了城裏生活。在他父母的幫襯下,他家不少親戚也走出了農村,有了自己的事業。

孟闌的父母沒讓他操心過家裏和公司的事,所以其實孟闌自己隻隱約知道父母是老闆,但具體是做什麼的,他也講不明白。

那次出國旅行,成了他被星探發掘的契機。

孟闌很難說清楚那次父母為了彌補他想盡辦法騰出的十天假期、聽聞別的家長帶孩子出國旅遊所以有樣學樣的媽媽、他旅遊時懶散閑逛的自由行或者那位恰巧也在那裏采風遊玩的攝影師,哪一個更重要些。總之,在各種巧合之下,他被父母帶回去繼續讀高中,卻開始惡補外語,開始準備出國。

那段時間他很忙,高中的課業要吸收,外語要補,父母還特意找了關係問了不少可能知道這方麵信息的老師或大腕,兩大家子人湊在一起開了個家族會議,一起決定了送他出國發展。

於是孟闌就這麼出了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