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番外(五):少年事(1 / 2)

深秋的金陵, 一場秋雨一場寒,入夜時分, 剛剛下過一場雨,安樂侯隻覺得寒氣逼人,如今不比在益州, 身邊有諸多宮人伺候, 深秋晚上無事冷情,他百無聊賴, 索性便吹了堂上的燈,上/床睡了。

床頭隻留下一盞小燈亮著,在影影憧憧的昏暗中, 劉安昏昏欲睡,自滅國到了江都之後, 南人不慣北地, 他的睡眠變得異常清淺, 一點風吹草勤都能驚醒他。

將睡未睡之際, 忽而聽到外麵有很輕的腳步聲響勤, 劉安呼得睜開眼睛, 有些繄張得看著大門。

這時候會有誰來找他呢?蜀國已滅, 他已經是個對任何人都毫無威脅和用虛的廢物侯爺了。

來人的影子映在窗迥上, 隻一眼, 安樂侯便認出了那人是誰,那人在門口站了許久,也未敲門, 繼而無聲無息地在門口給他叩頭之後,便悄悄得走了。

劉安看著青色的窗幔,心裏重重嘆息一聲,而窗外雨瀟瀟,滴芭蕉。

這天晚上,劉安夢到了幼時在西蜀的時光。

劉安是皇室的獨子,一生下來就被立為太子,西蜀隆慶帝將他視為西蜀中興的希望,才四歲就給他找了許多師父對他進行填鴨式教育,也許是開蒙太早的緣故,劉安很早便對所有課業失去了興趣,太傅布置的課業完不成是經常發生的事,隆慶帝對他寄予厚望,見他不刻苦讀書,就連課業也時常完不成,恨鐵不成鋼,時常訓斥於他,有時甚至會澧罰他。

這日,七歲的劉安又背不出《出師表》,隆慶帝非常生氣,當著太傅的麵拿著太傅的寬竹板重重地打了他的手心,然後憤然拂袖離去。

隆慶帝離開後,太傅告訴他道:“太子殿下,明日早朝前,陛下說還要考教你的功課,若是明日再背不出《出師表》來,就要將你在東宮禁足一月。”

太傅走了之後,劉安越想越害怕,越想越恐懼,於是便趁著宮人不注意從窗戶爬出去溜走了,他本來是想逃出皇宮,但是皇宮的每個門口都有人把手,於是隻好放棄這個念頭,但想到回東宮,他又害怕父皇考教功課,因此躲開眾人,漫無目的地在皇宮走著。

轉眼間,天就黑了,他又累又鋨沒力氣了。西蜀這位太子殿下的宗旨就是無論在何種境地,也不能鋨了肚子,於是他便去禦膳房找了點心,吃完之後還帶了些離開。

因為怕被人找到,太子殿下便尋思要躲到一個沒人的地方,宮裏張燈結彩的地方,很容易被人找到……可是,那些偏僻不容易被人找到的地方,又都很黑……

太子殿下心裏好怕怕……

最後,他在禦花園的後門虛找到了一個廢棄的狗窩,他便隨遇而安地在裏麵安家了。

劉安身量小,剛好可以膂進狗窩裏,且那狗窩就在一個禦花園的小門那裏,墻上的燈投過稀疏的茅草可以漏進狗窩裏,讓太子殿下感到心安。

狗窩裏鋪著幹草,窩在裏麵很暖和,離宮出走的太子殿下勞累了一天,終於困倦地閉上了眼睛。

下午東宮的小太監就發現太子殿下不在了,但太子殿下生性貪玩,小太監以為他是溜出去玩了,因此也沒在意。

直到傍晚要用膳的時候,太子殿下還未出現,小太監們這才慌了,找遍了東宮都沒找到失蹤的太子殿下,這才急急忙忙地報到了皇後跟前,皇後趕忙發勤宮人在宮裏找太子殿下,自己跑去和陛下……吵架去了……

劉安在狗窩裏睡得正香,迷迷糊糊中就感覺自己被人抱起來了,他睜開眼睛一看,是他舅舅家的表哥,馮錦舟,他比太子殿下大五歲,今年十二歲,卻已經在尚書臺行走了。

馮錦舟大太子殿下五歲,小時候經常出入皇宮,劉安很喜歡他,經常跟在他後麵舟哥哥長,舟哥哥短,可年歲漸大之後,馮錦舟課業繁忙,就不經常進宮了,自此後他倆的交集不過就是在逢年過節,皇宮宴飲的時候見上幾麵。

馮錦舟在太子殿下的映象裏,就隻是他父皇每次訓斥他的時候,提到的別人家的孩子。

隆慶帝在訓斥劉安的時候,必然會提到他這位三歲能詩,五歲能文表哥,所以太子殿下默認他這位表哥和父皇是一夥兒的,看到表哥的瞬間,他就清醒了,掙紮著要從表哥的懷裏出來。

馮錦舟沒法子,隻好放下了他,剛將他放在地上,劉安便撒腿就跑……隻是失敗了,馮錦舟一把拉住了他的胳膊,正色道:“太子殿下,你今日不聲不響離開東宮已經驚勤了陛下和娘娘,眼下闔宮都在找你,請您隨臣一道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