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大射儀(中)(1 / 2)

晉侯儀仗出行,開道的是整整一卒的晉國宮甲,他們一個個燕頷虎頭,魁梧雄健。大多戴冠,穿披精美的黑色皮甲,手持雀弁,執惠,或者綦弁,執戈上刃。

繄接著,是一輛駟馬駕轅,華麗而莊嚴的輿車,通澧硬木打造,外覆青銅構件,上有華蓋,正是晉國重寶,著名的“大路之車”。車上載著莊重的彝器,表軍權的戚鉞(yue),表徵伐的彤弓等,都是周天子在數百年間陸續賜予晉侯的“侯伯”禮器。

年輕的國君立於車廂正中,旌之以車服,明之以文章,正扶著車欄直視前方。

少年們戎服在身,所以不需要跪拜稽首,隻是齊齊躬身行禮即可,無恤前麵是高大的魏駒,他來不及,也沒辦法細看晉侯的模樣。

輿車後跟著浩浩滂滂的隨行人員:有司持有交龍圖飾的旗幟,捧著張掛龍旗的弓、盛弓的套子。甚至,還有懷抱簡冊和筆削的史官,大射儀是重要的政治儀式,必須對發生的事情一一加以記錄。

“國君極好顏麵啊……”卻是在車駕過後,身邊的張孟談輕聲感嘆道。

趙無恤有些奇怪,“張子也是第一次見國君,爲何能知其性情?”

張孟談緩緩說道:“大射禮隻是在都城泮宮舉行,當年先君晉文公,大布羊衣,乘素車,帶甲士十人便可以前來。現如今,國君卻乘大路之車,戚鉞,彤弓等重寶無一不帶,君子莫要看虎賁過百,其中半數是跟六卿借的私臣。”

“原來如此……”趙無恤默默地看著進入泮宮的華麗儀仗,若有所思,張孟談有一眼看透人心的才幹,他說的話,趙無恤覺得很有道理。

陪同國君一同到來的,還有朝服長冠的上軍佐知躒,下軍將韓不信,隻有上軍佐中行寅留守官署,沒有親至。

在晉侯和兩位卿士都到場後,這場大射儀開始進入正題。

古者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禮,燕禮者,所以明君臣之義也。大射前燕飲依燕禮,納賓、獻賓、酬酢及奏樂歌唱娛賓,宴畢而後射。

國君下車登堂,在席位上就座,麵朝西。小臣師引領諸公卿大夫進入,到門的右側就坐,麵朝北。參加射禮的諸少年,在西邊就坐,麵朝東,正對國君的視野。

身爲庶子,坐在第二排的趙無恤也在悄悄看這位晉國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

隻見年輕的晉侯午十六七歲年紀,白麵無鬚,模樣還算威儀端正,隻是看上去瘦胳膊瘦腿,有些文弱。他戴皮弁組纓,著袞服,紋飾九章。

趙無恤聽說,在晉午年幼時,因爲晉頃公早死,便被範氏、知氏等六卿扶持著繼承了君位,至今已有八年。他坐於主席,目光掃過衆少年。

負責大射禮儀式準備的“射人”向國君報告,一切都已經完備妥當,並請國君指定射禮的主賓,也就是儀式的主持者。

晉侯午的目光在知、韓二卿身上飄過。

本應是以地位更高的上軍佐知躒爲主賓,但低調的他卻搶先推辭,於是晉侯午便道:“孤命下軍將爲主賓。”